柴鸥又一个WordPress站点

浏览: 257

柴鸥经验之谈|阅读教学如何做到“理解”和“运用”并重-白牙说 柴鸥在上一篇李如老师的分享引起较大的关注之后,我们继续推出第二篇,来自金水区纬五路第二小学高昕老师的文章。一直以来,我非常喜欢观摩名师的课堂教学实录,每每都很佩服他们有点石成金的魔法,让学生在课堂上既能口若悬河地表达,又能理解、积累、感悟,样样精通。而反观自己的课堂,或者是学生讷口少言,课堂氛围沉闷;或者是课堂气氛活跃,但是知识学习不充分。两相对比,静心思考,我发现自己的课堂和身边的一些语文教学都存在过分关注教材内容,过分注重课文分


柴鸥经验之谈|阅读教学如何做到“理解”和“运用”并重-白牙说

柴鸥在上一篇李如老师的分享引起较大的关注之后,我们继续推出第二篇,来自金水区纬五路第二小学高昕老师的文章。

一直以来,我非常喜欢观摩名师的课堂教学实录,每每都很佩服他们有点石成金的魔法,让学生在课堂上既能口若悬河地表达,又能理解、积累、感悟,样样精通。而反观自己的课堂,或者是学生讷口少言,课堂氛围沉闷;或者是课堂气氛活跃,但是知识学习不充分。两相对比,静心思考,我发现自己的课堂和身边的一些语文教学都存在过分关注教材内容,过分注重课文分析的现象,以为读懂、读透了文本就完成了语文教学的任务,所以就围绕着重难点,设计一个又一个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文本、理解主题,但这种方式只是单纯的为了理解而理解,收效甚微。
一.课标为根,明确内涵
为了改变这种课堂状态,我深入研读课标、阅读教育专著。我发现,课标将语文课程的性质定位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上,明确了语文学科的独担之任就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掌握语言知识、发展语言表达能力。许多教育大家也指出,语文课程的本质属性除工具性和人文性以外,还有它独一无二的“言语性”。我又进一步了解,何为“言语性”,就是指语文课程所独具的学习“个人在特定语境中的具体的语言运用和表现”的特殊属性(福建师大潘新和教授)。言语性强调了语言表达在语文学习中的重要价值,和课标的定位不谋而合。那么想要在实际教学中落实“言语性”,这就要求老师必须要有语文意识,关注言语本身的价值存在,认真听听它的声音,辨辨它的色彩,掂掂它的分量,摸摸它的“体温”,把它摆在它和语境的关系之中反复审视、掂量、咀嚼、玩味。我豁然开朗,原来语文教学必须同时睁大两只眼睛,一只眼睛注重文本内容,一只眼睛聚焦语言形式,把理解语言知识和运用语言文字摆在同样重要的地位。再次对照名师的课堂教学,我发现他们点石成金的魔法就是“理解”和“运用”并重,不仅关注表达的内容,抓关键词感悟理解,而且关注文本的言语形式,也就是表达方式,揣摩作者是如何描写,如何表达情感的。因此,在学生理解了文本知识点之后,他们会巧妙地设计迁移运用,给学生创造表达的机会,让学生有话可说,课堂自然充满了生机活力,语言文字也在实际运用中焕发出生命的光彩!我为自己的发现而欣喜,但是,联系到我们常见的阅读教学实际,该如何使“理解”和“运用”两者并重呢?
我觉得,首先,要明确界定两者的内涵。
在我看来,“理解”应当是指读得懂,明白文本的字面含义,掌握相关的语言知识,培养基本的阅读能力。
而“运用”则是将文本语言积累内化的语言输入和文本语言迁移使用的语言输出相结合,能够正确的遣词造句,表情达意。
而“并重”也不是指在教学中两者要平均用时,平均用力,而是根据文本特点和学生实际,将二者有机结合,在理解的基础上运用,以运用加深理解。
二.实践为本,探寻模式
基于这样的学习和认知,我将“理解”和“运用”并重的阅读教学放在日常的课堂教学过程中进行尝试,摸索出两种课堂教学模式。
1.“理解”奠基,“运用”升华。
也就是从内容、文本的理解入手,逐步向语言运用过渡。其流程为:理解语言含义——学习语言表达——实施语言运用。以2012年全国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中特等奖获得者,黑龙江的赵昭老师执教的《匆匆》一课为例。
《匆匆》是著名作家朱自清先生所写的一篇精美的散文,大家耳熟能详,堪称“现代散文”的典范。我上学的时候,是在初中才学习这篇课文,但是现在这篇课文出现在小学六年级,对学生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赵老师是这样设计的,以课文第三自然段为例。
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赵老师先让学生找出这一段中描写时间匆匆流逝的词语、句子,仔细读一读,从这些词句中可以品出什么,在旁边做批注。学生找好后纷纷谈自己找到的词句,并发表感受。因为文字明白如话,所以学生理解文章大意并不困难。
然后,赵老师请同学们看投影,并提问:哪两个词我用了同样的颜色。学生找到三组词:洗手和水盆,吃饭和饭碗,默默和双眼。老师问,为什么我用了相同的颜色。学生思考后发现每组的两个词语之间有必然的联系,而且按照逻辑关系必须这样搭配。此外,这几组词所在的句子又非常相似。老师抓住关键词巧妙地帮学生习得了句式表达的知识。
接下来,赵老师请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用这样的句式说句话。学生一时显得不知所措。老师大屏幕出示这样的内容(如图所示)给学生以帮助。老师让学生可以用这些备选的词说,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了起来,学生发言的积极性高涨,句式练习充分到位。
写字 汗水
玩耍 思考
赶路 泪水
痛哭 歌声
奋斗 的时候,日子从 脚步 过去。
疑惑 欢呼
唱歌 嬉笑
胜利 书本
阅读 笔尖
随即,老师又出示了一些词,请学生再从后边挑选一个词语,连成一整句话。就这样,学生你一句我一句。最后老师将学生的发言整理成一首小诗,并让学生有感情地配乐朗读。
写字 汗水
玩耍 思考
赶路 泪水 岁月
痛哭 歌声 时间
奋斗 的时候,日子从 脚步 过去, 成长 是匆匆的。
疑惑 欢呼 回音
唱歌 嬉笑 时光
胜利 书本
阅读 笔尖
赶路的时候,日子从汗水中过去,时间是匆匆的。
读书的时候,日子从书本间过去,岁月是匆匆的。
写字的时候,日子从笔尖上过去,时光是匆匆的。
唱歌的时候,日子从歌声里过去,回音是匆匆的。
痛哭的时候,日子从泪水中过去,成长是匆匆的。
赵老师通过这样三个环环相扣,层层推进的学习活动,以四两拨千斤,进行句式练习的同时升华了对课文主题的理解,既巧妙地解决了课文的难点,又达到了内化语言、品悟情感、培养语言智慧的教学效果。这种教学模式适用于大多数课文,以字、词、句等知识点的理解奠定基础后,引导学生发现文本独特的表达方法,然后按图索骥,照样子进行仿说或仿写的语言训练,让学生把理解掌握的知识通过说或写的运用,达到外化提升,真正做到“观其言,知其意,悟其法,得其用”。
2.理解运用,相辅相成。
就是以语言表现形式或现象作为教学切入点再逐步进入内容、主旨、语言的学习。其流程为:寻找语言现象——理解语言内容——感悟表达方法——迁移读写运用——深入理解文本。以二年级下册《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一课的教学为例。这篇文章是一首意境优美的儿童诗,展现了孩子们在夏日里的美丽遐想,洋溢着浓浓的童真童趣。在教学课文第五小节时,我先让学生读读第五小节,想想“我”为什么想变成大大的荷叶,很多孩子找到了荷叶非常美丽,还能让小鱼、雨点在它身边玩耍。我又追问,哪一句写到小鱼、雨点在荷叶身边玩耍。学生立刻找到了:“小鱼来了,在荷叶下嬉戏,雨点来了,在荷叶上唱歌。”这个句子。我让学生想象还有谁会来,然后用“( )来了,在荷叶( )。”这个句子说一句话。学生说了蝴蝶、蝌蚪、蜻蜓、风儿等许多意象,我又问:为什么大家都在荷叶身边玩耍,因为有刚才句式练习的帮助,孩子们很容易就明白了“荷叶不仅自己美丽,还给别人带来了快乐”。进而,就不难理解“我”为什么“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了。原来,“我”“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的真正原因是:“我”不仅仅要给自己带来快乐,同时要给更多的人送去快乐。围绕这个主题,我又设计了“我想变成( ),给( )送去( )。”这个句式,让学生发挥想象,表达自己朴实的爱心和乐于助人的品质。这个教学设计在句式练习的同时,又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了文章的中心。
荷叶像一柄大伞,
静静地在荷塘举着。
小鱼来了,
在荷叶下嬉戏,
雨点来了,
在荷叶上唱歌……
通过“理解”和“运用”相互交叉、相互融合这一教学模式,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内容,规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够更好地促进其语言能力的发展。
这两种教学模式,我在自己的语文课堂上都在尝试使用,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我们都知道,语言学习没有教学定式,会随着课文内容、形式、语言点的不同而产生灵活多样的变化,但是,如果能把握住“理解”和“运用”并重这一关键点,就能够做到“万变不离其宗”,使语文课堂教学真正指向语言学习。
三.取舍有方,挖掘文本
众所周知,我们的语文教学是以一篇篇文质兼美的课文为载体的,每一篇课文因其作者、题材、风格不同而呈现出与众不同的学习价值。那么,我们在使用“理解”与“运用”并重的阅读教学方法时就要学会选择、取舍,因为并不是任何一篇文章、任何一个地方都可以或者都需要安排“理解和运用”的环节。正所谓“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那么该如何取出这一瓢水呢?我觉得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1.发现文本的个性点。
找到最能鲜明地代表这篇课文的个性特征,这个特征是这篇课文所独有而其他课文少见的,具有独树一帜的特性。比如三年级上册的《石榴》一课,全文按照季节变化的顺序,描写了石榴抽枝、长叶、开花、结果的成熟过程,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石榴的喜爱之情。这是一篇文笔优美,语言生动形象,描写条理清晰的佳作,其中作者精当的比喻和拟人更使文章读起来饶有趣味,是学生学习语言和写作的范例。而且我发现,这篇文章又是全册教材中唯一一篇状物类文章。它在描写顺序、修辞使用、结构安排等方面都非常有代表性,但是教学中却不能够面面俱到。我选择了描写石榴成熟过程的第三自然段作为范本,抓住两个个性点——表现石榴成熟过程中,石榴皮颜色变化顺序的词“先……逐渐……最后……”和拟人手法的使用,让学生先在阅读中积累语言、领悟写法,然后模仿文章的表达,设计了拟人句的句式仿写和按先后顺序表现某种东西的变化过程的段落仿写,充分发挥了文本作为范例的价值。这种在篇章结构、描拟手法等方面独具特色的文本,就是我们要重点把握的,把它的个性点放大使用,就是滋养学生语言表达最好的一瓢饮。
热闹了好一阵的石榴花渐渐地谢了,树上结出了一个个小石榴。石榴一天天长大,一天天成熟。它的外皮先是青绿色,逐渐变得青中带黄,黄中带红,最后变成一半儿红,一半儿黄。熟透了的石榴高兴地笑了,有的笑得咧开了嘴,有的甚至笑破了肚皮,露出了满满的子儿。这些石榴娃娃急切地扒开绿黄色的叶子向外张望,向人们报告着成熟的喜讯。
2.寻找文本的核心点。
发现可以统领全文的核心部分,抓住了它,就可以把握课文的内涵,达到纲举目张、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番茄太阳”》属于一篇含义深刻隽永的文章。设计这一课的教学,我在观摩了薛法根老师执教的《“番茄太阳”》之后,借鉴其突出的“言语性”教学思想,在理解了字词和文本内容后,对课文主旨进行理解时,我是这样设计的。
【课堂实录】
师:其实,卫宣利阿姨经历了人生的变故后,深深地领悟到了生活的艰辛,也真切地体验到了生活的意义。当她看到盲童明明天真无邪、灿烂如花的笑容时,心里便流出这样一句话:“心底有了快乐,光明还会远吗?”(板书)
(生齐读)
师:(擦去“光明”)对明明来说,心底有了快乐,______还会远吗?
(生纷纷举手,师笑而不答)
师:(继续擦去“快乐”)对我们来说,心底有了______,______还会远吗?请你写两三个句子,表达你对生活、对人生新的认识。
(生写后交流)
生1:心底有了快乐,幸福还会远吗?心底有了善良,微笑还会远吗?
生2:心底有了勇气,信念还会远吗?心底有了信心,成功还会远吗?
生3:心底有了光明,快乐还会远吗?心底有了快乐,幸福还会远吗?心底有了幸福,春天还会远吗?(教室响起掌声)
师:这位同学的发言,你发现三个句子有什么特别的吗?
生:第一句的最后一个词语是第二句的核心词。
师:这是一种很高明的句子写法,一般只有作家才写得出这样美妙的句子。
生4:心底有了准备,信心还会远吗?心底有了信心,100分还会远吗?(众笑)
师:心底有了100分,完美的追求还会远吗?心底有了追求,成功还会远吗?
生5:心底有了“番茄太阳”,灿烂的笑容还会远吗?心底有了“番茄太阳”,美好的生活还会远吗?心底有了“番茄太阳”,幸福的人生还会远吗?
师:这三个句子有什么特别的吗?
生:都是写心底有了“番茄太阳”,就有了什么,是个排比句。
师:含义丰富,语句优美,再让我们欣赏一遍!
(生一起朗读)
师:祝愿每个同学心底都有个“番茄太阳”,一切都不会离你太远!
我认为,这个环节的设计既是对文本阅读的总结升华,也是一种表达运用的练习。抓住文章最核心的语言训练点,给学生创造语言输入和输出的机会,让学生不断地在课文语言和新的语境中游走,既深化了对课文主旨的理解,又在实践中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在我们的教材中,类似这样含义深刻的文章有许多,如果都能在核心点上做好语言的迁移运用,那么学生的理解就不会仅仅停留在人生哲理的书面说教上了。
3.确定文本的迁移点。
挑选最能促进学生语言发展的迁移载体,这一载体要具备典型性、可操作性,然后创设合理的语言训练活动,发挥其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作用。我曾多次观摩王崧舟老师的语文课,他的文本迁移点的选择,每次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以三年级下册的《荷花》一课为例,《荷花》这篇课文是叶圣陶先生专门为语文教材编撰而创作的一份习作样本。这是一篇情景交融、想象丰富的课文,描写了夏日公园里一池荷花盛开的美景,以及作者沉浸其中,与荷花融为一体的感受。王崧舟老师讲授《荷花》一课最大的亮点:就是对“冒”字的赏析、运用。通过词语替换,理解“冒”字的内涵;借由“冒”字,体会荷花的心情;继而过渡到这冒出来的白荷花仿佛想说些什么,做些什么,让学生发挥想象,把自己想象成这朵白荷花,开启写话表达的训练,在学生心中内化白荷花的美。王老师这个迁移点的选择,既是理解与运用的结合,又是鉴赏与创造的衔接,一切浑然天成。迁移点的选择一定要服务于教学目标,贴近学生的已有语言经验,不可以随便迁移或者为了迁移而迁移。
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都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当我静下心来回望十几年的语文教学之路,我发现自己最初只能看到教育现象,虽然困惑但不知其缘由,在阅读了一些理论书籍之后,能够透过现象去发现教育规律、原理,再加上平时及时记教学随笔和个人的反思,就积累了一些教育见解,这些见解在反复的教学实践中,逐步形成了我自己的教学风格和教学主张。我想这大概就是一个教师的专业成长之路,这条路很艰辛,但是只要我们怀着匠心精神坚持走下去,一定会有收获!
参考书目:
《诗意语文课谱》王崧舟、林志芳著
《从“教语文”到“教课文”》吴忠豪主编
《教语文,其实很简单》李振村、杨文华主编
《我的语用教学观》刘仁增著
《听王崧舟老师评课》王崧舟著
《现在开始上语文课》薛法根著

全文详见:https://bbs.6596.org/6120.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