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鸥又一个WordPress站点

浏览: 165

柴鸥经典咏流传:把耳朵叫醒,用感觉记忆诗歌-她时代做自己 柴鸥文 / 她时代社群吴冬艳(简书号:一条小鲷鱼)前两天,好朋友分享了一条链接。她说,她刚刚爱上了一档节目。那条链接推送央视的新节目,名叫:《经典咏流传》。链接中介绍了几首诗。或专业或业余的音乐人,给古诗谱曲子、配歌词。古诗词仿佛抖落了历史尘灰,摇身一变,成了一曲曲朗朗上口的流行音乐。居然,还挺好听。其中有两首歌,深深打动了我。一首,是谭维维唱的《墨梅》,取材于元代诗人王冕的诗。墨梅王冕.元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


柴鸥经典咏流传:把耳朵叫醒,用感觉记忆诗歌-她时代做自己

柴鸥
文 / 她时代社群吴冬艳(简书号:一条小鲷鱼)

前两天,好朋友分享了一条链接。
她说,她刚刚爱上了一档节目。
那条链接推送央视的新节目,名叫:《经典咏流传》。
链接中介绍了几首诗。或专业或业余的音乐人,给古诗谱曲子、配歌词。
古诗词仿佛抖落了历史尘灰,摇身一变,成了一曲曲朗朗上口的流行音乐。
居然,还挺好听。
其中有两首歌,深深打动了我。
一首,是谭维维唱的《墨梅》,取材于元代诗人王冕的诗。
墨梅
王冕.元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另一首,名字叫《苔》,选取于清代诗人袁枚的诗。这首歌的主创是支教老师梁俊和他的学生们。

袁枚.清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前一首《墨梅》,大气磅礴。
后一首《苔》,吟唱着希望。
前一首冷静,后一首自信。
是高雅或平凡,都在怒放。

大约20年前,王菲翻唱邓丽君的《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在音乐MV中,王菲身着古装,犹如世外仙子,画面非常美。
中学时期,但凡有文言文考试,每逢考到苏轼这首词,我都暗自窃喜,因为实在太过熟悉。我一边在试卷中写下答案,一边在心中默默哼唱王菲版《水调歌头》的旋律。
这首词,早已印记于我的脑海中,曲子的旋律也深深烙刻在我的声线里。

不论是《墨梅》还是《苔》,诗词和音乐的结合,深深打动了我。
夜深,孩子已睡,昏黄的床头灯映衬着稚嫩的脸。
我倚靠在床头,塞着耳机,选择单曲循环模式,让歌曲的旋律不断在我耳中萦绕。
听到音乐高潮部分,我忍不住泪流。
先生默默递过纸巾,便不再打扰我。
翌日清晨,刚刚醒来,我情不自禁点开《墨梅》,歌曲的旋律回荡在房间里。
女儿醒来,抱住我的脸,啃了一下。
歌曲唱到“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时,女儿跟着哼了起来:“……清气……乾坤”。

央视的《诗词大会》,曾掀起了一股诗词热。我佩服那些拥有超乎记忆力的民间诗词达人。
除了记忆力超常之外,诗词达人对于诗词的浓厚兴趣,也是驱使他们记住更多古诗词的内在驱动力。
吟诵古诗词时,杂糅进自己的情感,他们定是“打开”了身体的感觉通道。
视、听、味、触、嗅。五官的感觉通道,和大脑的记忆组织相链接,因而加深了记忆。不仅用大脑“死记”,更是调动身体的感觉“活记”。
我钦佩《诗词大会》节目里的吟诗高手,但我无法调动大脑的存储力,刻意记住太多古诗词。
兴趣=熟悉+喜欢
《经典咏流传》打开了我的感觉频道——听觉。音乐把我的耳朵叫醒,使我熟悉了旋律,喜欢了诗词,更萌生出对经典的兴趣。
我有兴趣,是因为灌注了情感。
记得,第一次听《水调歌头》这首歌时,我是个小学生。中学时,学到苏轼这首词时,老师还未布置背诵要求,我就能轻松背出。因为熟悉,因为喜欢,因为年少时常常哼唱。
古诗词改编的歌曲十分适合于“磨耳朵”。通过“磨耳朵”不但增强对诗词的记忆,同时调动了听觉通道,提升对古文的欣赏水平。

一年前,我写过一篇文章。当时我参加一个成人画画班。在此之前,我许久未曾拿起画笔。当我开启了自己的视觉通道,那一刻,我感到喜悦。沉寂了许久的眼睛,被图形和色彩滋养。
我曾给自己贴过一个深刻的标签:“不会画画”。没想到,在那次画画班,我居然也能随性涂画,自得其乐。
视觉和听觉一样,一旦被真正“打开”,大脑自发地感受诗词中的意境美,仿佛拥有了通感,隐约体会到诗人的情感。
这情感累积至波峰,便自然而然地泪流。
犹如“溪流汇成海,梦站成山脉”
将古诗词与现代流行音乐结合,朗朗上口,我便轻易记住了旋律,记住了诗词,这是“打开”听觉通道之后的意外收获。
透过听觉,记忆的色彩被加重了一笔,留存于脑海的印象也将更深邃,更悠长。

未来的20年,我的孩子,依然会喜欢这些被传唱过的经典。
纵使文字更迭、语言变迁,诗词中传达的情谊,永恒不变。
愿,经典咏流传。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
关注此公众号
- End -

在公众号「她时代」
回复以下关键词看更多精彩内容
回复活动,看【她时代近期活动花絮】
回复小她,加【小她为好友,咨询更多内容】

全文详见:https://bbs.6596.org/4937.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