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一善一药,王阳明的家风家训-方圆传统文化 王阳明的一生,是一代大儒“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一生,是践行儒道、为国尽忠的一生。无论是贬谪蛮荒之地还是戎马倥偬之中,他总是以国事为重,以尽忠为先,以尽孝为念平泽里菜子,并且谆谆教育弟子要立志勤学弑天剑仙,庞晓杰以圣贤自期,以修身养心、致良知为人生根本,而不以读书做官谋取功名利禄为人生目标。教导子弟立志勤学王阳明在《与克彰太叔书》中说:“夫恶念者,习气也;善念者,本性也;本性为习气所汩者,由于志之不立也。故凡学者为习所移,气所胜,则惟务痛
【视频】一善一药,王阳明的家风家训-方圆传统文化
王阳明的一生,是一代大儒“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一生,是践行儒道、为国尽忠的一生。无论是贬谪蛮荒之地还是戎马倥偬之中,他总是以国事为重,以尽忠为先,以尽孝为念平泽里菜子,并且谆谆教育弟子要立志勤学弑天剑仙,庞晓杰以圣贤自期,以修身养心、致良知为人生根本,而不以读书做官谋取功名利禄为人生目标。
教导子弟立志勤学
王阳明在《与克彰太叔书》中说:“夫恶念者,习气也;善念者,本性也;本性为习气所汩者,由于志之不立也。故凡学者为习所移,气所胜,则惟务痛惩其志。久则志亦渐立,志立而习气渐消。学本于立志,志立而学问之功已过半矣。”
王阳明说:“学本于立志,志立而学问之功已过半矣”,可见人生立志的重要。而所谓学问之功,就在消除习气,复归本然善性,这是一个道德修养过程,不可不慎。联系到王阳明在《教条示龙场诸生》中所讲“立志、勤学、改过、责善”四条学规,首重立志,称“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更凸显了王阳明的从小“立志学圣贤”思想的重要。
勉励子弟以圣贤自期
王阳明在《赣州书示四侄正思等》书函中说:“近闻尔曹学业有进,有司考校,获居前列极品杀手,吾闻之喜而不寐。此是家门好消息,继吾书香者,在尔辈矣。勉之勉之!吾非徒望尔辈但取青紫荣身肥家,如世俗所尚,以夸市井小儿。尔辈须以仁礼存心,以孝弟为本,以圣贤自期,务在光前裕后,斯可矣……读书讲学,此最吾所宿好,今虽干戈扰攘中,四方有来学者,吾未尝拒之。”
王阳明虽在“干戈扰攘”中,仍寄书子侄,谆谆教导他们立志勤学。在他看来,读书为学,目的不在做官肥家,谋取荣华富贵,而在于确立高尚的道德人格,“以仁礼存心,以孝弟为本,以圣贤自期”。这才是“家门好消息”,是能“继吾书香”的好子弟。
他在《又与克彰太叔》书函中要求叔父教育儿子正宪读书尽孝,“一切举业功名等事皆非所望,但惟教之以孝弟而已”。在《寄正宪男手墨》中要求儿子“立志向上”,而不必志在“科第”,称“科第之事,吾岂敢必于汝招工普工,得汝立志向上,则亦有足喜也。”
忠义为先,以国事为重
王阳明在《上海日翁家书》中说:“男之欲归已非一日延庆一中,急急图此已两年,今竟陷身于难。人臣之义至此,岂复容苟逃幸脱!惟俟命师之至,然后敢申前恳。俟事势稍定,然后敢决意驰归尔。伏望大人陪万保爱,诸弟必能勉尽孝养,旦暮切勿以不孝男为念。天苟悯男一念血诚,得全首领,归拜膝下,当必有日矣。”
自古有“忠孝不能两全”之说,然而志士仁人虽常怀孝心,但总是以国事为重,忠义为先。王阳明在呈父亲的书函中陈述了“先国后家”的人臣之义,在致儿辈的家书《岭南寄正宪男》中则明确宣示了“我今国事在身,岂复能纪念家事,汝辈自宜体悉勉励,方是佳子弟尔”的“国事为重”的思想。
勇于改过,以改过为贵
王阳明在《寄諸弟》的家书中,特别强调了“改过为贵”的思想。
他说:“人孰无过龙魔传说?改之为贵。……古之圣贤冷中易,时时自见己过而改之,是以能无过,非其心果与人异也。戒慎不睹、恐惧不闻者,时时自见己过之功。吾近来实见此学有用力处,但为平日习染深痼赢富网,克治欠勇,故切切预为弟辈言之。”
勇于改过,以改过为贵,是王阳明所提倡的优良家风。
师法圣贤,以致良知为人生根本
王阳明在致妹婿兼弟子徐爱的家书《与徐仲仁》中教育弟子“求古圣贤而师法之”,说:“勿谓隐微可欺而有放心,勿谓聪明可恃而有怠志;养心莫善于义理孔庆祥,为学莫要于精专;毋为习俗所移,毋为物诱所引;求古圣贤而师法之,切莫以斯言为迂阔也。”
王阳明又在《寄正宪男手墨》中强调自己的讲学宗旨,要求子弟以“致良知”为人生根本。他说:“吾平生讲学,只是‘致良知’三字。仁,人心也;良知之诚爱恻怛处浪漫果味c,便是仁,无诚爱恻怛之心,亦无良知可致矣。汝于此处潮汕话翻译,宜加猛省九斤老太。”
王阳明自提出“致良知”的心学宗旨以后,无论是对门人弟子,还是对家人子弟,皆谆谆教之以“致良知”,这个良知彭清一,便是孔孟之“仁”,程朱之天理,“致良知”,既是阳明学派的门风,也是王阳明一家的家风。
王阳明的江西大弟子邹守益对老师的家书给予了精辟的总结和极高的评价,说:“先师阳明夫子家书二卷超酷壁纸,嗣子正宪仲肃甫什袭藏之。益趋天真,奠兰亭,获睹焉。喜曰:‘是能授简不忘矣!’书中‘读书敦行,日进高明’;‘钤束下人,谨守礼法’;及切祔道义,请益求教,互相夹持,接引来学,真是一善一药。”
这个评论,不仅以阳明之教激励阳明后人,且以之激励同门学子,亦足见王阳明关于确立道德良知对于建立良好家风、门风思想的重要意义。
全文详见:https://bbs.6596.org/177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