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鸥又一个WordPress站点

浏览: 255

【视频】一幕王氏记忆 百姓台州丨一座宁溪古镇-专副侃 王台州王姓总人口今年突破五十万人,在全市姓氏人数总量排名中,近五年保持在第二位月亮湾的风波。丨遇见丨顾问:徐三见临海人,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现为文博研究员,台州文献丛书编委会副主任、古籍编辑部主编,台州市美术协会荣誉顾问,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博物馆学会会员。长期从事文博、地方史研究及国画创作。在国家级、省级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出版有《默墨斋集》《默墨斋续集》,整理出版地方文献500余万字,主编主撰著作多部。“ 台州王氏,大


【视频】一幕王氏记忆 百姓台州丨一座宁溪古镇-专副侃




台州王姓总人口今年突破五十万人,在全市姓氏人数总量排名中,近五年保持在第二位月亮湾的风波。
丨遇见丨
顾问:徐三见临海人,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现为文博研究员,台州文献丛书编委会副主任、古籍编辑部主编,台州市美术协会荣誉顾问,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博物馆学会会员。长期从事文博、地方史研究及国画创作。在国家级、省级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出版有《默墨斋集》《默墨斋续集》,整理出版地方文献500余万字,主编主撰著作多部。

台州王氏,大体可与陈氏相埒。
王氏支系,十分的多。略举之:临海有府城王氏、章安王氏、岭根王氏(自府城分出)、北涧王氏、岩头秀溪王氏、岩潭王氏、蟾溪王氏、西溪王氏、新亭王氏、白石王氏;黄岩有宁溪王氏、西桥王氏(亦府城王氏分出)、柔桥王氏;天台有太原王氏、黄务王氏、照山王氏、桥上王氏;温岭有楼奇王氏、夹屿王氏、湖亭王氏;仙居有岐山王氏、乐安王氏(均自临海岩头秀溪王氏分出);宁海有长街王氏、竹林王氏、石柱王氏、槐里王氏、大溪王氏、傍山王氏、白溪王氏、塘心王氏、铁场王氏等等。
最早居台的大概要算天台太原王氏,迁入时间在唐兴元元年(784年),聚居在天台石梁。
王姓历史人物也是多不胜举。
宋有校书郎临海王衜,直言敢谏,居贫厉操;临海王会龙高中宝庆二年(1226年)状元;宁海王齐舆勤于职守,凿渠溉田,百姓为立生祠,官终直焕章阁;黄岩王居安(今属温岭)“宅心公明、待物不贰”“慷慨风节”,有“人中龙”之誉;临海王卿月并举文武双科进士,官终宗正少卿,擅鉴别,工书画,“翰墨丹青一一造妙”;临海王象祖力学工诗,隐居不仕,为文简严沉邃,人称大田先生。
明仙居王纯刚方植躬,德才兼备,“踔厉任真,刚气劲节凛凛,为士大夫倡”,惜不得大用,终于湖广提学佥事;黄岩王启官至右副都御史,在职诘奸涤冤,直谏不挠,而“饮食衣服粗粝如野人”;临海王亮强项有为,直道精进,屡受权臣打击,始终不易其操,官止福建盐运副使;临海王万祚气骨稜厉,抑豪强,除积害,革羡耗,奏事无所回顾,及任福建道御史,“贪墨吏望风避去”;仙居王一宁廉介自持,官至礼部右侍郎兼翰林院学士,加太子少师;临海章安王氏一系的王宗沐、王士崧、王士琦、王士昌则父子四进士,一门三巡抚,王士琦援朝抗倭之功至今为世人所传颂;又王宗沐族侄王士性一生好游历,所至必详加考察,在人文地理学上的成就领先中外,被后世尊为人文地理学之祖,与自然地理学家徐霞客并驾齐驱,双星交耀。
在清代,临海岭根的王世芳寿高140岁(1659年-1798年),七世同堂,乾隆皇帝为赐“黉序耆颐”“升平人瑞”额以荣之,谓为“寿星”,名副其实。
近代人物王文庆(1882年-1925年)始终追随孙中山,反清反袁,功勋卓著。
岭根王氏在民国时期还先后出了包括王文庆在内的八位将军,因此又有“将军村”之号。
徐三见/文

王氏代有才人出

2012年,宁溪王氏族人募集300多万元,建了一座新的大宗祠。孙金标摄
台州日报记者单露娟
关于王姓的起源,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从史籍《通志·氏族略》《汉书·元后传》《姓宛》《古今姓氏书辨证》等文献记载可知,王姓源出主要有以下几类:一说来自姬姓千叶凉平,是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的后裔。二说出于子姓,是商朝忠臣比干之后。三说出自妫姓,乃齐太公田和之后。四说秦灭六国后,各国王族避难散居,到了汉初纷纷改姓为“王”氏。五说出自赐姓或冒姓。
在台州,王姓以宁溪王氏一脉最为繁盛,而宁溪王氏追根溯源,则是太原王氏的后裔。
千年古镇宁溪,邢雅晨山灵水秀,始于唐,兴于宋,盛于明,发展于当下。宁溪今天的繁荣离不开王氏一族的贡献,而宁溪王氏的故事,要从始迁祖从德公说起。
始于唐
王从德,字本心,号诚斋,杭州钱塘施水巷人,唐代著名的农学家,著有《农家事略》六卷十二篇。
据王从德的墓志记载,他出生于李唐大中元年(847年),年少时聪明好学,饱读诗书,咸通年间考中进士,初授将士郎、临海县丞。
彼时快慰的意思,临海当地有一土豪,欲强占贫民土地。贫民不肯保罗韦斯利,土豪便使计将贫民送进监狱。王从德得知此事,主动为贫民伸冤,在当地传为佳话。
在临海担任几年县丞后,王从德转调迎舶使,至景福间(892年-893年)升为大理寺少卿。
王从德为人正直,秉公执法,直言上谏,因此得罪了朝中许多权贵。当时的唐王朝乌烟瘴气,他不欲同流合污,于是在上任八个月后,主动请辞回到杭州施水巷隐居。
当时的杭州刺史钱镠、即后来吴越国的开国国君就住在王从德附近。钱镠挺有想法,见皇帝昏庸无能,便拥兵自重,占据一方。他见王从德才华横溢,欲以重金聘请来为其谋划。但王从德已经厌倦了官场的尔虞我诈,也不愿服侍二君,为避钱镠重金邀请,便于公元900年悄悄举家从杭州施水巷出走。
临海是王从德第一次出仕的地方,所以他对附近地域情况比较了解,知道黄岩是个山水秀美的地方。他来到黄岩后,选择在宁溪东山的阳面筑房安定下来,并为他的居室取名叫“诚斋”。在四周种满花草树木,号东阳楼基。
在王从德到来前,宁溪还没有名字,不过是一片深山里的荒野,零星散居着几户人家。他迁居此地后生有四子,惟勤、惟善、惟能、惟贤。长子惟勤后来迁回杭州施水,又迁到乐清左原;次子惟善迁到黄岩城南吉岙;三子惟能迁居宁海车溪;最小的儿子惟贤和父亲一起定居宁溪,在此地开枝散叶。
到了北宋年间儿玉菜菜子,王氏人丁开始兴旺,东阳楼基已经住不下这庞大的家族。于是,他们开始向西边荒野拓垦迁移景县天气预报。五世祖王元禹过世后,他的夫人带着三个儿子迁到西庄,也就是现在的上宅,成为上中下三宅之祖。随后,王元禹的弟弟王元坦也从东阳楼基迁往祥里,即现在的横街、桥亭之间。
南宋间传至十一世,王氏子孙猛增,西庄遂分为上、中、下三宅,祥里亦于十三世分为横街、桥亭二宅,称为宁溪“王五宅”。至十四世又分横街为上店、下店,又分横街、直街之中为社堂。元末明初,建新桂街(今镇前街)。明末元初建桥亭街,清初兴建小横街,又分社堂以北为小横街。
至今,宁溪王氏子孙已经繁衍四十余世,以台、温、绍为主,遍及全国各地,达60多万人,仕宦代不乏人。
兴于宋,盛于明
王从德出生名门世家,自小受贵族文化熏陶。他来到宁溪后,将这种文化带到宁溪。于是,贵族文化与宁溪的土著文化相互交融,经世代繁衍,形成了宁溪独特的人文历史。
王从德重视家庭教育,著有训子十三篇。他告诫子孙: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在始祖公的影响下,王氏一族秉承着“尚文习武,忠孝耕读,合族明礼,廉俭勇义”的家训,注重教育,历代名人辈出。
据《宁溪王氏宗谱》记载,仅唐宋期间,王氏一族出的朝廷命官有二三十人,算上进士和贡士,更是不胜枚举。比较著名的有南宋淳熙十四年(1187年)进士王居安,仕至龙图阁直学士,转大中大夫,《宋史》评曰:“居安以书生於兵事,不学而能。”卒后赠少保。宋咸淳元年(1265年)进士王所,初授迪功郎、制置司参议,升高邮知军,奉檄督江南事,为南宋大儒。
到了明朝,王氏一族更是兴盛辉煌。《黄岩县志》记载“王弼刑部郎中,王爌右都御史,王坊察院经历,王铃山东按察佥事”,此四人同出一门,都是王阜的后代。
明初,宁川十六世王阜,迁到黄岩县城小南门定居,是小南门王氏的第一代。王阜生有二子,即王秬、王玭,为第二代。王秬在成化年间进入国子监读书,授官和州判官。其子王弼(第三代),成化十一年(1475年)考中进士,任江苏溧水知县,后因“忠君爱民”在弘治三年(1490年)升福建莆田知府。王玭和父亲一样是个布衣,但是他的儿子王爌(第三代)却是一门五代中最为荣贵的一位,甚至载入《明史》。
王爌入仕较晚,30岁考中进士,三年后被选任为太常士博士,是个七品小官。因为性格刚正,和始祖从德公一样直言不讳,所以仕途不太顺利。
正德年间,明武宗当政。正德帝不务正业,一味信佛,喜好游山玩水。当时,升任刑科给事中的王爌痛心疾首,连连上疏,被皇帝施以杖刑。但他无所畏惧,之后几年依旧直言上谏。后因彭泽受诬陷,他与工科给事中石天柱直言犯上,被降官任广东惠州推官。
明世宗继位的嘉靖元年,王爌又官复为刑科给事中,随后转任太仆少卿、太常少卿。嘉靖三年,52岁的王爌出任应天府尹。
任应天府尹期间,王爌针对皇裔避赋不公,对征供方法进行大力整改,查明逃税大户予以重罚,均平赋役,保护民益。同时听取民声,清政爱民,为百姓做了许多事实,深受百姓爱戴。
嘉靖七年(1528年),王爌升任南京刑部右侍郎,官拜三品。这一年,潘壮遭人陷害入狱,王爌负责审讯。他俩早年不和,潘壮担心王爌趁机报复,四处托人说情。事实上,王爌早就知道潘壮是无辜的,不惜触犯盛怒,在皇帝面前据理力争。
嘉靖八年(1529年),王爌以侍奉老母为由,告假归家,在黄岩居住了十年。嘉靖十七年,他再次出仕任南京刑部右侍郎,至嘉靖十九年辞官隐退,从此畅游山水,于嘉靖三十三年病逝,享年83岁。
王琎和王天眷
王家子孙个个出类拔萃,到了近现代,名人更盛。化学家王琎、科学家王天眷等在学术界负有盛名,享誉中外。
王琎,字季梁,中国化学史与分析化学研究的开拓者,宁溪王氏第三十世孙。父亲王士骏担任过横街派清朝朝议大夫,福建省福安、福清、仙游等县县令。1908年,20岁的王琎在维新思潮的影响下,报名参加并通过清廷“赔款学生”考试,被录取为第一届庚子赔款留美学生,赴美学习。留美期间,王琎学习刻苦,1915年毕业于里海大学,获化学工程学士学位。彼时,中国正处于文化政治大变革时代,急需人才。王琎毕业就回了国,先后在湖南长沙高等工业学校、国立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立东南大学等多校任教。
20世纪20年代末到30年代初,蔡元培在中央研究院任院长,王琎受其邀请担任中央研究院化学研究所首任所长。1934年8月,王琎再赴美留学,在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研究院任访问研究员,1936年获硕士学位,同年回国后,先后在四川大学、浙江大学、浙江师范学院、杭州大学等高校任职。
虎父无犬子。王琎生有二子一女,长子王秉忱是一位建筑大师,女儿王宝琳是上海医学院学士,另一个儿子王启东是国内闻名的材料科学家。
科学家王天眷,生于民国元年(1912年),父亲王卓早年参加辛亥革命,不幸捐躯,享年22岁。王天眷是个遗腹子。
他少年时就很聪慧,大人偶尔教他一首诗歌,马上就能背诵出来,上学时期成绩总是名列前茅。1932年,20岁的王天眷考入交通大学电机系,并在1933年转入清华大学物理系,毕业后留在学校研究所工作。1947年,王天眷由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选派为出国研究员,赴美国深造,1948年12月在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获理学硕士学位,1953年12月在哥伦比亚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
但王天眷始终记得,自己外出学习是为了报效祖国。1960年,他终于回国全蝎蛇蚁胶囊,在中科院武汉物理学研究所担任所长,中科院物理学研究所所员,博士研究生导师,带领一批大学毕业生开拓中国的波谱学研究。他毕生从事微波研究,使激光得以问世,是国际著名的王氏电路发明者,名扬中外。
采访手记
体会时间的力量

宁溪直街,建于南宋淳熙年间,由九世祖王季括捐资兴建。孙金标摄
单露娟
在宁溪文化站站长王建国先生的陪同下,花了两天时间,我们基本将宁溪的大街小巷、名胜古迹都走了一遍。
这些古迹中蕴藏着的,是王氏先人如何拓展农田、开街立市的动人故事。从隋唐时期走来,历经千年,宁溪灵秀的山水养育了世世代代的王家人,王姓子孙也依靠自己勤劳的双手建设着更加美好的宁溪。
如今,温、绍、台的王氏后人有不少是从这里走出去的,又散布到世界各地。上文讲述了王氏历代名人的故事。其实,1949年之后玉骨销魂,从宁溪走出去的王氏还出了很多赫赫有名的人物,如泰隆银行董事长王钧、中通快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副总裁王吉雷、东港工贸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云富等。
假如你来到宁溪,想了解当地的文化、民俗,可以去跑马楼走走。这座1933年由银匠王曰昭所建的四合院,已被改造成老区公所文化礼堂。摆设的老物件、老照片,以及一旁的解说词,能让你轻松来一场时空之旅。
当然,我们还是建议你跋山涉水,去实地走走,亲手触及历史。时间的力量,只能靠着体力慢慢去爬、去体会,太过轻松,就变味了。
一座宁溪古镇 一幕王氏记忆
台州日报记者吴世渊

一条路通向一座古镇寿星鱼。
前往宁溪,要经过长潭水库,中间地势不断拔高,路途曲折蜿蜒,若不借助现代交通工具,恐怕得中途留宿一晚才能抵达。
早时,对于黄岩城关人来说,去宁溪意味着去“山里头”——这个方言词汇,将这座千年古镇蒙上了一层隐世色彩。
古镇确是隐士开辟的,那位叫王从德的唐朝旧臣,携家人和弟子二百余人翻山越岭,在宁溪停住了脚步。
县志云,黄岩溪水到此方宁,故称“宁溪”。地名间接刻画地貌,这是个群峰环峙、当中平衍的好地方。
宁溪定然与王从德心中的桃花源相吻合,他不走了,脱去长衫,换上短褐,造屋耕地,在此定居下来。
我们造访宁溪,是在王从德过世的1100年后,入夜,穿过宋街,坐在明祠前的青石板上,与乘凉的老人闲聊。
“我姓王,街上的人大多姓王。”老人摇着扇子,娓娓道来,“从德公,是我们的老祖宗。”

老祖宗的墓在金岙村,一个山丘上。
我们从一排旧民宅旁、一条狭窄的土坡路上去。这条路常年无人走,杂草底下的泥土松软,一不小心就会滑下山去。
古墓的位置靠近民宅的后脑勺。前些年,黄岩博物馆的人来考古,在附近寻到一位86岁的老奶奶,听她说,十几岁嫁过来时,尚能看到一些墓地砖石。如今,棺椁大抵沉降入地下,地面上一片荒草丛生。
上世纪八十年代,一金岙村民在这里挖出了几样石头物件。其中有块半人多高的石碑,上书“唐大理寺少卿王长公暨妣贾氏夫人墓域”字样;另有方形石柱两条,分别写着“唐少卿王长公之墓”“明嘉靖甲年秋重立”。村民晓得是文物,却不知其价值,家里盖猪圈时,便把这些当石料填充进去了。
直到2005年,小街居的居主任王祝明得知文物下落,忙跑去那户村民家中,好说歹说,把石头物件带了回来。经王氏族人们考证,石碑系王从德的墓碑,石柱为宁溪王氏二十一世王铃修缮祖墓时所立。
这些出土的文物,实实在在地表明王从德墓的位置所在。一时间,前去祭祖的后人不绝如缕。后来,族人们一商量,觉得去古墓的路不好走,也不方便重修,干脆将祖宗的墓“请”出来。2010年,他们在小街居地界内,建了一座衣冠冢,供子孙祭拜。

异地重建的不只古墓,还有“王氏大宗”的祠堂。
老祠堂在宁溪中学里,正对着学校食堂。这是一座白墙灰瓦的建筑,门前立着廊柱,柱子上刻有几幅对联。正门一幅:“掌大理刑名,钟鼎家声光九棘;衍太原苗裔,箕裘祖业植三槐”,道明了宁溪王氏的源流。其他几幅因年代久远,文字已漫漶不可辨识。屋梁房门不知是用何种木材所制,颜色泛黄,凑近些,能闻到一股奇异的香味。
这座祠堂,是明朝嘉靖年间,由王爌、王铃二人先后主持修建的,这在《温台绍宁溪王氏总谱》上有详细记载。
王爌和王铃,后者是前者的侄孙,两人都是进士出身。王爌是入传《明史》的名臣,官至南京都察院右都御史,官阶为从二品。他告老还乡后,提议建王氏大宗祠,与族人策划许久,在新桂街之北买了块地,开始修建。
宗谱史料上说,大宗祠有后寝、前堂、外门、旁翼、佛庐,四缭环墉,深宽闳敝,“实奢于常祠焉”。这般大的工程量,需要经年累月来完成,可想而知,只王爌一人不够,需要后辈顶上,就是王铃。
王铃嘉靖二十六年考中进士,和张居正、王世贞是同期。他当过宜兴知县、南京工部主事沁水政府网,辞官回到故里,就专心修宗祠一事。
几年前,宁溪中学在整修操场时,在祠堂脚下挖出一块石头,上面写着“难叟督工石”。“难叟”是王铃的晚年自号,督工石,不消说,是王铃主持修建的物证。我们可以想象出一幅有趣的画面:当年建造大宗祠时,一位苛刻的老学究,坐在石头上,监督大伙干活,时不时吆喝一声,斥责偷懒的年轻人。
大宗祠是在王铃手上完工的。此后的数百年,它成为王氏族人们安放祖先崇拜心灵的场所,走进这方小天地,仿佛能与先人对话,灵魂也有了归宿。
解放以后,“王氏大宗祠”不再属于王氏,而归公家所有。再后来,祠堂附近建造了宁溪中学,这座500多岁的明代建筑成了校内建筑,便整日与学子相伴。
老祠堂享清福,新祠堂伫立起来。
2012年,宁溪王氏族人募集300多万元,在王从德的衣冠冢边上,建了一座新的大宗祠,仿古建筑,中间挂有大匾额,书“王氏大宗”四个金色大字。落成典礼那天,来自宁溪当地、台州各地乃至全国各地的2000多名王氏后人,前来祭祀祖先,场面蔚为壮观。

说回王铃,他晚年时,应扮演着族长的角色,除了修古墓、建宗祠金色的海螺,还在当时宁溪最繁华的十字路口,立了块牌坊,名为“奕世簪缨坊”。簪缨,是古代达官贵人的冠饰,代指高官显宦。牌坊的寓意在于“王氏世代官员辈出”。
这块牌坊在文革时遭到破坏,断石一度被丢弃在路旁。去年有个江西商人经过,想出两万元买下,被拒绝了。王氏族人把遗留下来的残物,通通搬进了祠堂。
牌坊没了,不过它留下的地名还在,那十字路口,俗称“牌坊下”。宁溪曾以“牌坊下”为中心,形成六街、八宅规模的贸易集镇。
宁溪六街,横街最老,南宋建炎年间所建,自龟背桥至顾祖桥,长百余丈,宽丈余。其次是直街,建于南宋淳熙年间,由九世祖王季括捐资兴建。王季括善于理财治产,在直街建房五百间,置田十八庄,时称王半洲。直街长192丈,宽1.5丈,上自西仇,下抵兰若桥,砌以溪石就诊流程,南岸留堤3尺,列栽桂树,每到秋季时,满街桂花香,因而直街又被称作“桂街”。直街旁又筑荒堤5尺,以便牛马往来,后来成为小街。
元末明初,建了新桂街,与大横街和直街相连;至清代,又依次建了小横街和桥亭街。
老街的地基样式还在,千百年来,保存完好,两边的建筑几经更迭,当下留存的,多数是清末民初的房子。
老房子尚有人居住,屋檐瓦和木门窗虽然斑驳,窗台下摆放的盆景植物却生机盎然。午后,一位戴老花镜的阿婆,倚靠着门槛,一边摇扇子,一边读报纸。她养的小黄狗,趴在主人脚边的阴暗处,吐着舌头喘气。
这般闲适的生活姿态,也只有融入古镇老街才会天衣无缝。

直街藏着一处作坊,做豆腐的作坊。
作坊主王富君和妻子王菊芳,每天清晨三四点钟,就来这里做豆腐。
宁溪豆腐历史悠久,当地人有精湛的手艺,做出来的豆腐细白鲜嫩,深受民众喜爱。
王富君20岁时,跟着外公学做豆腐,后来继承了这间作坊,娶妻生子,一晃眼,25年过去了。
把头晚浸下的黄豆滤干,倒入电钢磨里,一会儿彪悍少年,白色的豆浆就从机器里流了出来。王富君把生豆浆倒入大锅,煮沸,一边煮,一边捞去上面的泡沫。“火温要控制好,太猛了,会产生苦味。”这是他多年总结的经验。
豆浆烧好,倒入大缸里,要冷却一番,才能点浆,这一步骤过早,做出来的豆腐容易老。只见王富君拿大碗卤乳,倒入铜勺中,慢慢匀入豆浆里,如此反复操作,数分钟后,豆浆就凝结成了豆腐花。
作坊里有许多方形木盒,在木盒上倒满豆腐,用纱布包起,压制一段时间,一大块方方正正的卤乳豆腐就做好了。夫妻俩把豆腐小心翼翼地放在三轮车上,由王菊芳拉去市场售卖。
“我15岁就开始卖豆腐了,后来嫁了人,还是卖豆腐。”王菊芳笑着自卖自夸,“我家的豆腐,老中带嫩,嫩中带鲜,虽是卤乳豆腐,却有着石膏豆腐细嫩的优点。”
每日作坊里的豆腐产量,视情况而定,生意好时,要做50公斤。还有外地的游客,特地跑来买,就看中“宁溪豆腐”这一金字招牌。
如王富君家这样的豆腐作坊,宁溪街上有四五家,周边村里散落着一二十家。他们靠做豆腐营生,一年能挣近十万元钱。

宁溪出名的特产,不光有豆腐,还有麦鼓头——一种近似于烧饼的小吃。
“为什么要叫‘麦鼓头’,因为它的原料主要用麦粉。”宁溪综合市场附近,一家专门做麦鼓头的小吃店里,店主王建一边为我们讲解,一边把一张大大的扁圆麦饼,平摊在铁锅上。
这麦饼包的馅料,有梅干菜、大量的葱花、咸猪肉等。包馅的工作由王建母亲来做,她将面团揉成碗状,把各种料填入,封口。接下来,王建用擀面杖,把有料的面团擀平。
贴在锅上的麦饼,需要过段时间翻个面,使之受热均匀。渐渐地,麦饼表皮开始泛黄,散发香味,整块饼鼓胀起来。
烙熟了,王建把麦鼓头包好,递给顾客,忙不迭做下一个,还得同时兼顾铁锅上的另几块饼。
“一个饼卖5块钱。”王建说,“平时一天能做150个,周末买的人多些,做200个光景。”
其实,宁溪几乎家家都会做麦鼓头,这种干馅饼容易携带,走山路、下地干活,掏出来就能吃,管饱又方便。早时,麦鼓头也被当做正餐来吃,一张饼,一碗稀饭,日子就这么一天天地过去。
麦鼓头实在不算什么精美食物,却能以来自山里的淳朴滋味,打动食客的心。这种土特小吃早已走出宁溪,如今在台州各地的大街小巷里,都可以看到。

宁溪的日色很慢,街上的人走路也慢。这是个安静的古镇。
当真如此吗?不然闪婚男女。每到一个节日时,街上张灯结彩,锣鼓齐鸣,可比别的地方过年还喧闹。
“二月二”是宁溪民间传统的灯会节,据《宁溪王氏宗谱》记载,南宋时就存在,为王氏族人发起,至今已有七百多年历史。有副对联,足以描述节日的盛况:“六街花灯光铺地,八宅鼓乐音盖天。”
中国传统的灯会,往往在正月十五元宵节当天,为什么宁溪独在二月二期间举办呢?原来,元宵节时,各地都有灯会,如果宁溪也办,就没人会上山来看灯。于是,当地人将灯会推迟到二月二“花朝节”,一来能兼办庙会,祈祷这年风调雨顺;二来,能邀请他人来赏花灯。骨子里,宁溪人还是爱热闹的。
“二月二灯会”,一般在二月初二上灯,初八落灯。第一夜的活动是闹街,其余几夜迎灯。古宁溪街的八宅,会各组织一支几百人的迎灯队伍。每支队伍由两面敲十三响大锣作前导,跟着大红提灯、舞龙舞狮、抬阁等,后面有各式各样的彩灯、动物灯、锣鼓队,最后面是关老爷、赵公明等“保界神”。八支队伍,要沿着六街缓缓表演一周,过程需要两三个小时。队伍边游边表演,喜气非常。
初四夜迎灯结束后,当地还要组织“作铜锣”——这是打击乐器和丝(弦)管乐器组成的民间大型吹打乐,也是“二月二灯会”必奏的音乐。
夜静更深,坐在家中的人们还沉浸于灯会气氛中,“作铜锣”悠扬的乐曲声传来,敲击音庄严肃穆,笛音清越悠扬,丝管音幽雅动听。音乐由远及近,又渐行渐远隐形虫,缓缓流过街头,可让听者万虑俱消。

“作铜锣”旧称“祝同乐”,原表现古代宫廷迷人的夜景,后来用于表达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相传以前有三节,现仅存一节。
演奏队伍由三四十人组成,乐器多样,打击乐器如大皮鼓、大小铜锣、木鱼、碰钟等,丝管乐器如板胡、三弦、琵琶、洞箫等,几乎所有的民族乐器都能用上。
“作铜锣”的曲子,是民间自发组织的铜锣会世代相传的。爱好者们自办乐器,逢年过节自娱自乐,历劫而不衰。
我们走访了几位传承者,他们都是中老年人江望兵,说起这曲子,反复强调一句,“能传下来不容易”。
王天礼老人,今年90岁,留着白花花的长胡子,躺在竹椅上讲故事。他说,少年时,有老人敲打鼓板,他在一旁听着听着,就会了,自己时常把玩,乐此不疲。

90岁的王天礼老人。孙金标摄
1955年,上海音乐学院几位教授带着学生来宁溪采风,偶然听到“作铜锣”,大为惊讶。经过发掘、录音、整理,教授们发现,该曲子整个曲调呈下行,仅中间稍有反跳,在音乐史上极为少见,他们确定这是江南独有的大型民间器乐合奏曲。
之后,地方政府对此引起重视,举办培训班,培养接班人。只是后来的“文化大革命”,将“作铜锣”作为扫“四旧”对象,一切相关活动都停止了。直到1985年,宁溪恢复“二月二”灯会,铜锣会也得以重新组建。王天礼等一干老人“重出江湖”,把曲子还原出来。
耽搁了近20年六神合体,传承人有了断代,王天礼将儿子儿媳们都教会,让他们加入演奏队伍中,他则担任指挥。
另一位王俊从老人,86岁,至今还担任主鼓师傅。得知我们是来听他敲锣的,他立刻来了精神,手举叫锣,只听“叮”得一声,声音清脆而悠长。老人敲打时,神情与肢体无一不在表演状态,他带的几个徒弟,学走了敲打节奏的轻重缓急,却始终少了一种灵动神韵。

86岁的王俊从至今还在“作铜锣”演奏中担任主鼓师傅。孙金标摄

“作铜锣”曲从何而来?目前较为广泛的说法,为南宋名儒王所创作;另说,是王所从宫廷里带出来的。总之,都与王所有关。

南宋名儒王所在老家宁溪的南山之麓筑南峰书院,过世后葬于南峰山。据文物部 门鉴定,王所的墓应是台州保存最为完好的元墓。孙金标摄
王所,字叔喻,号南峰,生于南宋嘉定年间,是宁溪王氏第十一代孙,宋代淳元年间举浙漕贡士,与文天祥、陆秀夫等先后同朝。王所与同乡丞相杜范交好,他的夫人杜氏,亦是杜范的族妹。
彼时,宋王朝处于风雨飘摇之中,胡马来势汹汹,小朝廷又乐于偏安,王所悲国事之不可为,就致仕归田了。他在老家宁溪的南山之麓,筑南峰书院,藏书1950册,在这里讲学授徒,当起了夫子先生。
南峰先生64岁过世,葬于圣堂殿对面的山上,今属黄岩上郑乡境内。这山原本叫什么不清楚,葬了王所后,就被称作南峰山了。
在王所墓前,我们看到墓碑两侧石砖上,写着“宋遗臣”“元逸民”六字,为元初理学家黄超然所题。据文物部门鉴定,王所的墓,应是台州保存最为完好的元墓。
王所对于宁溪的贡献不可胜数,筑路通四乡,开街立市,都始于他的作为。不过,家乡人最感激的,还是王所办书院一事。南峰书院的建立,为这座山镇带来了文气,这也是宁溪第一所义塾。
王所去世百年后,书院浸废。直到明代建大宗祠时,王铃在祠堂西面重建南峰书院,并撰写碑记,表达对先贤的崇敬之情。
王铃重教育的程度,不亚于王所。他又在凤山创“凌霄书院”,在九都溪畔创“南渠书院”,在牌坊下创“天香堂”,这些都是供适龄儿童上学的场所。宁溪王氏之所以能出28位进士,与这些书院有莫大的关联。

老区公所文化礼堂里,摆放着一些老照片、老物件,展示宁溪文化。孙金标摄
宁溪之行的最后,我们去找寻书院的遗址。可惜,南峰书院已不见踪影;凌霄书院成了凤山寺;南渠书院改建为宁溪中心幼儿园,操场边有几块石墩,据说是当年留下的。所幸,天香堂还在,它摇身一变,成了黄岩图书馆宁溪分馆,藏书2.5万册。每到假期,这里就成了孩子们的天堂。
(本期文章参考《宁溪文史通讯》《宁川记忆》等书,宁溪镇文化站站长王建国对采写亦有贡献。)
《百姓台州》微视频第四期
《若得来看百岁祖,何妨迟做十年官?》
由特邀顾问郑鸣谦主讲

编辑丨张莉贝
微信小编丨单露娟

全文详见:https://bbs.6596.org/17304.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