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一辈子只做两件事,冯骥才笑他是蓝痴,他却把这抹蓝带入国家首批非遗保护名录-纯舒百设 本文授权转载于微信公众号:匠心之城,ID:jxzc681▲百万粉丝【匠心之城】独家原创视频在吴元新的记忆里,初冬的江南是蓝色的。雾气氤氲的江边。千里江山寒色远,芦花深处泊孤舟。天是墨染的灰蓝,水是渲染的青蓝,连眼前袅袅升腾的,也是缕缕蓝烟。烟雨霏朦的巷口。岁月剥蚀的青石板烈焰飞雪,程丽莎泛着墨蓝的光圈,穿着揉蓝衫子的姑娘,香墨弯弯画,独倚阑干。外婆朴素清雅的蓝印花被面,母亲压在箱底的旧包袱,深浸在父亲
【视频】一辈子只做两件事,冯骥才笑他是蓝痴,他却把这抹蓝带入国家首批非遗保护名录-纯舒百设
本文授权转载于
微信公众号:匠心之城,ID:jxzc681
▲百万粉丝【匠心之城】独家原创视频
在吴元新的记忆里,
初冬的江南是蓝色的。
雾气氤氲的江边。
千里江山寒色远,
芦花深处泊孤舟。
天是墨染的灰蓝,
水是渲染的青蓝,
连眼前袅袅升腾的,
也是缕缕蓝烟。
烟雨霏朦的巷口。
岁月剥蚀的青石板烈焰飞雪,程丽莎
泛着墨蓝的光圈,
穿着揉蓝衫子的姑娘,
香墨弯弯画,独倚阑干。
外婆朴素清雅的蓝印花被面,
母亲压在箱底的旧包袱,
深浸在父亲粗糙的掌纹里,
怎么洗也洗不掉的蓼蓝···
作家祝勇曾说,
蓝,越旧越美。
“对于许多颜色来说,
时间的积累只能增加磨损,
令它们显得衰败和不堪。
旧蓝则别有味道,
恍若陈酒,
亦或老去的亲人。”
画家曹舒天画作
“它条理清晰的纹脉里混合了山野的气脉和时光的表情,让人想起所有经历过的岁月,以及在岁月中积累着痛楚与快乐的吾土吾民。”
吴元新童年的清晨,
大都在母亲‘吱喳’的织机声中醒来,
那声音仿佛来自远古,
遥远却又真切。
奶奶纺纱、母亲织布分身情人,
父亲染色,
再到全家人的蓝印花衣服、被面。
吴元新90岁的母亲坐在织机前
那时候的小吴元新,
并没有很喜欢蓝印花布,
甚至因此有些自卑。
“同样住在城里边,
别人都穿着洋布上学,
我却要穿着土布。”
等真用上洋布了,
他才发现自己最喜欢的,
还是这扎根泥土的蓝,
最怀念的,
这来自乡间植物最朴实的温暖。
吴元新从12岁开始,
就跟着父亲学习染布染纱,
17岁时正式进入染印厂,
系统制作蓝印花布。
蓝印花布距今,
已有1300年的历史任明廷。
从一匹乡村的土布,
到花样繁复的花版,
再到蓼蓝成熟打出靛蓝,
十几次重复印染,
一次次洗掉浮色,
蓝印花布的制作,
本身就是一场自然和时间的较量。
花布的纹样,全部来自雕好的镂空花版。用刻刀、铳子等工具,在牛皮纸做的花版上,
雕出线条连贯的花纹。
白布上放上镂空花版,然后用刮浆板刮上,
豆粉与石灰的混合成的防染浆,
混合的比例依天而定,
按照吴元新师父的话:
我们做蓝印花布,是靠天吃饭。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染色,是这场较量的重头戏。
每年五月七日,
蓼蓝草成熟。
蓝草茂密的叶子和嫩枝被采摘来,
放进大土坑里浸泡发酵。
差不多3—6天,
待其完全发酵成熟,
便可捞出腐败的蓝草,
加入石灰粉打靛。
打靛是个体力活,
需要力气大的壮汉才能完成。
竹棍和木杷,
在满坑的蓝靛里不断拍打,
足足要打1020下,
直到表面浮起细密如星的靛花;
才能看到‘星辰’之下,
一片深邃如海的靛蓝遇人不熟。
每天凌晨,
吴元新总会第一个走进染坊。
做了40年蓝印花布黑暗楼层,
一切早已像布上的蓼蓝一样,
深入记忆和肌理。
他只用一根手指,
便能判断染缸水是否成熟军迷淘天下,
只有经验最老道的师傅,
才能掌握这缸蓝印花布的“生命之源”。
老匠人的手里,
总有一种不慌不忙的坚定。
这些岁月成就的底气,
顺着吴元新隆起的厚茧,
和沟壑纵横的皱纹,
一路奔腾,一路晕染,
变成最荡气浩然的褶皱纹理。
纯手工的蓝印花布,
蓝白不会绝对泾渭分明,
而是有些细微纹路。
这是防染浆在多次晾然中自然龟裂,
形成的独特的冰裂纹。
然而正是这种任何机械都无法取代的浑然天成的自然纹理,才造就了蓝印花布,最古朴灵致韵味。
偌大的院子,
高高撑起的竹架,
漂洗好的一匹匹蓝印花布,
被熟练地挑起悬挂,
在初晴微风中婆娑曼舞。
而蓝布上那点点疏朗、
云朵般的留白,
则幻化成一个个寓意吉祥的图案,
舞动着江南乡间最诗意的浪漫,
和最美好质朴的祝愿。
在家人眼中,
吴元新的大半辈子,
只做了两件事,
一个是扎在作坊里染布,
另一个便是走街串巷地收布。
几十年来,
他走街串巷、踏遍阡陌,
走访了几十位民间艺人和作坊师傅,
保护了一大批
濒临消失的古旧蓝印花布作品,
共计一万两千六百余件,
十万多个纹样疼爱妈妈简谱,
古旧蓝印花布花版一千五百多张。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左右,美国人、日本人、韩国人到南通收走了很多蓝印花布的纹样。
从一块「喜鹊登梅」的襁褓布,
到「避五毒」的肚兜儿,
再到结婚时「凤戏牡丹」的被面,
吴元新越来越觉得,
这些曾经伴随江南人,曦是什么意思
一代又一代的蓝印花布,
不仅只是一块裹身的布料,
更是不善表达的乡里人水浒仙途,
最质朴的情感寄托。
喜鹊登门
凤戏牡丹
一条「麒麟送子」的被面,是吴元新的朋友,在浙江海宁看到的。
老奶奶已经92岁了,五代同堂,有三儿五女,孙女考取大学以后,她就把这个「麒麟送子」同「状元及第」的被面,一并送给了吴元新。
麒麟送子
状元及第
一个白底蓝花的枕头,是一位老奶奶的陪嫁。当时有两个,一个蓝底白花给她丈夫,一个是白底蓝花。
蓝底白花那个枕头,因为她老伴已经过世,一起烧祭给他了,她说:“等我过世的时候,这个枕头我要一起带走傅玉书。”
吴元新一听着急了,连续五、六次上门做工作,最后说服奶奶把枕头留给博物馆,这也是馆里边,唯一一个刺绣同蓝印花布结合在一起的,一个美好的文化遗存。
镇馆之宝
1997年,
吴元新拿出所有积蓄,
在文峰公园偏僻的院落,
建立了中国第一个蓝印花布博物馆——
“南通蓝印花布博物馆”。
馆内陈列着几十年来收藏的上千种蓝印花布制品、图片,以及古旧纺纱机、织布机,并接待无数访客,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中国蓝印花布传承基地”。
不管谁来,吴元新都忍不住走上前,如数家珍地介绍起蓝印花布的历史文化、发展历程,讲起那一个个蓝印花布背后的故事。
冯骥才笑他是个“蓝痴”,
“这个吴元新啊,
每一分钟都要提到‘蓝印花布’这四个字,”
吴元新腼腆地笑笑,
“我怕一不讲这四个字,
蓝印花布就没了···”
35年前的一张图片,前面一排老人基本都已经过世了
2006年,
南通蓝印花布印染技艺虚幻彼方,
列入首批国家非遗保护名录。
这让坚守中的吴元新,
看到了希望。
吴元新设计的作品“喜相蓬桌旗系列”被国家博物馆收藏
更让他倍感欣慰的是,85后的女儿和女婿也同自己一样,深爱着这片蓝白世界。
作为蓝印花布的第六代传人,女儿吴灵姝已经熟练掌握了蓝印花布传统技法,并立志传承父业。
他们给这片古老神秘的蓝,
注入了更多新鲜的血液,
朦胧之中,
仿佛看到一个温暖秀丽的东方美人欢聚宝,
穿着蓝印花布衫,
擎着油纸伞,
穿越千年的记忆,
朝我们款款走来。
吴元新说:
人活在世上,
总要在地球上划一道痕,
留点对后人有用的东西。
这是一个手艺人,
最单纯质朴的信仰。
- END -
(部分图片来源于吴元新,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全文详见:https://bbs.6596.org/150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