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鸥又一个WordPress站点

浏览: 278

【视频】万家烟火一家风——话说竹桥古村(一)-抚州微视 导Lead语村前一溪如带,良田万顷;村内古建成群,鳞次栉比;村后树竹繁茂,树幽鸟鸣。这就是金溪竹桥古村,一个追求天人合一,彰显先贤智慧,寄托故梦乡愁的历史文化村落。几叠青砖盖上几沟灰瓦 一群房舍盖上一层日子 …………稚子如蛙 天井可是眺望外界的眼珠燕鹊若帆 飞檐可是停泊歇息的野渡小桥流水楼台人物爬上墙裙窗户天光云影花卉鸟兽活在门楣梁柱目光之剪随意裁一块都是一阙葱茏的诗赋…………这是我2005年草就的一首诗,题目是《冬游古村竹桥》。自不待言


【视频】万家烟火一家风——话说竹桥古村(一)-抚州微视



导Lead语
村前一溪如带,良田万顷;村内古建成群,鳞次栉比;村后树竹繁茂,树幽鸟鸣。这就是金溪竹桥古村,一个追求天人合一,彰显先贤智慧,寄托故梦乡愁的历史文化村落。
几叠青砖盖上几沟灰瓦
一群房舍盖上一层日子
…………
稚子如蛙 天井可是眺望外界的眼珠
燕鹊若帆 飞檐可是停泊歇息的野渡
小桥流水楼台人物爬上墙裙窗户
天光云影花卉鸟兽活在门楣梁柱
目光之剪随意裁一块
都是一阙葱茏的诗赋
…………

这是我2005年草就的一首诗,题目是《冬游古村竹桥》。自不待言,昔非今比,那时竹桥只是一个“藏在深闺无人识”的荒村,现在已是国家4A级风景区、中国历史名村、中国传统村落、中国最美村落……可谓名声鹊起!。这一串光环让竹桥古村成为当下一个热词!
竹桥是一个保存较好的古代村落,诚乃明清时期的“清明上河图”,其意义在于涵盖了社会学、人类学、民俗学、建筑学、环境学、审美学等诸多方面,是我们了解古代的一个重要窗口。 “竹桥人物金邑无双,儒商传家江右第一”,竹桥古村新门楼上的这一幅,从另一个侧面解释了这个问题。
那么,竹桥古村到底有什么特色或者说独特之处呢?换而言之,去竹桥,我们看什么呢?我认为,竹桥古村有五个特色,值得一看。一是中国古代聚族而居的村落“活标本”;二是赣派建筑典型代表;三是象山心学传承地。四是明清时期四大雕版印刷基地重要书坊之一。五是红色苏区重要村落。
今天,就讲第一个特色:竹桥古村是中国古代聚族而居的村落“活标本”。为什么这么说,让我们先了解一下竹桥的前生和今世。
“竹里桃花红几点,桥边杨柳绿三分”,这是辛亥革命先驱竹桥人余慈舫赞美家乡竹桥的句子,清新俊逸,充满诗意。这个古村究竟有着怎样的风貌?

竹桥古村位于金溪县 北10公里,古时金溪至东乡大路从村前而过。几百年过去了,虽然有不少外迁,但如今这个古村落还有200多户人家,1000多人,全村都是余姓。
村居面积约0.44平方公里,竹桥村是一个行政村,共为4个村民小组,耕地1350亩时幽冥,山地2200多亩,千百年来,一直聚族而居,耕读传家,儒商并重。
古村颇有渊源。《竹桥余氏家谱》记载,其远祖上可推为夏少康之苗裔。大禹生三子,长子启,承本姓夏氏;二子宰为顾氏;三子罕即为余氏。余氏世家泗州下邳(今江苏),后归入雁门郡招入乡立德里(今山西代县),五代后梁太祖开平年间(也就是907年——911年)从晋东迁过长江,居福建王熹蛮。
而竹桥余氏确定来源可追溯到余褐。余褐始祖为唐代吏部尚书余褐(又授银青光禄大夫),居福建邵武蓝田(今天宁德市古田县)。余褐生三子,次子仁斋、字克诚,幼子仁椿、字克信,皆居闽。唯一有长子仁肱(克忠)居金溪。现在古田县杉洋镇杉洋村还有余褐墓。余褐墓始建于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年),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重修。1985年被古田县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族谱有载,“三迁”之说。一种说话法:五代后周显德年间(954年至959年),余克忠任统军使昭武校尉,奉命镇守抚之临川上幕镇,(即今金溪,当时金溪还未成立县),即今金溪,乐火源山之胜,遂卜居焉,为金溪余氏始祖(为一世)。余克忠在火源(火沅),传五代余稹,迁到上源,至十三代余文隆迁至月塘,即今天的竹桥。故从克忠公算起,火源一一上源一一月塘已是三迁。另一说法是:南宋乾道年间七世祖余子清(即余稹之孙)从上源迁至牛混塘白石ひより,南宋末年十世祖余唐正又迁至白沙西山库,后十三世祖余文隆(又叫余胜五)迁至月塘,牛混塘——白沙——月塘,这也是三迁。故其先人有诗曰:
其一
山环水抱画图中,拓地开基论祖功。
百亩桑麻千亩秫,万家烟火一家风。
须知守旧存忠厚,何更维新说异同。
世代衣冠常簇簇,云天极目仰文隆。
其二
家园喜住水云边,使节旌旄出蓝田林正英拍的僵尸片。
昭武统军尊一镇,贻谋择处重三迁。
连天楼阁辉星火,扑地荆榛锁暮烟。
不谓堪与今未改,好峰依旧对门前。
这两首诗关键词,“文隆”,是指竹桥始祖余文隆,在金溪余氏是第13世。贻谋,源于《诗经》鬼斧神工造句,指先人对子孙的训诲。有个成语叫燕翼贻谋,“燕翼”谓善为子孙后代谋划。在金溪古村可以看到这个匾额。后来,泛指为子孙后代作好打算。使节旌旄、昭武统军均指余克忠官职,蓝田、一镇,即指从蓝田到上幕镇。
优美的诗篇描绘了竹桥的山水形势、稻梁物产,表述了村民的和谐忠厚、民风淳朴,也概括的说明了竹桥的建村历史。那么,竹桥古村究竟建于什么时代?又有着哪些故事呢?

这里插段话,金溪建邑始于北宋淳化五年(也就是994年),以前归属临川。当时,县城所在地一带叫上幕镇,上幕镇因上幕岭而得名。上幕镇,岭高如幕,故名。958年,南唐以临川县的上幕镇及靠近该镇的归政乡设置了金溪场,因出金产出银,山间溪水色泽如金而得名。简而言之:958年之前,叫上幕镇;958——994年,南唐时叫金溪场;994年以后,叫金溪县。其实,不仅是竹桥族谱,金溪很多族谱中都提及过上幕镇。比如:李觏家谱就记载:“初居临川上幕镇,徙居长山叶源。” 后车村何氏族谱载,宋太祖灭后周南下,何辉奉令带着后周皇后孟氏昼夜潜行,逃至上幕镇,遂卜居开此。
竹桥建村时间,始于余文隆。他何时开基建村,谱里没有确切的记载。谱载,余文隆生于1290年,死于何年未载。他有4个儿子。次子祥端生于延祐4年(1314年),三子祥甫生于延祐7年(1317年),四子祥仲生于泰定2年(1325年),他的三子四子为保卫乡里,参加了陈友谅军队。后陈友谅败亡,兄弟两人又归附明朝,守建昌(今天南城),洪武元年(即1368)除崇仁卫百户。这个历史事件与金溪县志记载的历史事件相符,是可信的。由此,我们大胆推断,竹桥建村不会早过1310年,大约是元中晚期无翼蝙蝠。
为什么用“竹桥”作村名,这里也有几个小故事股道叶开。
一个是:建村传说。余文隆原住在竹桥相近的白沙村。有一天,傍晚时分,其妻李氏(村人尊之为文隆婆婆)养的一只母鸡带着它的一群小鸡崽一直未归,李氏发动全家寻找,把自家的房前屋后翻了个底朝天,也都没找到,便扩大寻找范围。李氏站在高处呼唤母鸡,忽然隐隐约约听到远处传来母鸡的鸣叫声,循音而去,但见母鸡带着小鸡卧在小水坑旁边的一簇芦苇下。李氏就把鸡群往家赶,可以无论如何赶娇鼎,母鸡带着小鸡总是绕着芦苇丛兜圈,就是不回。一连几日,都是如此,这让余文隆犯起了嘀咕:鸡不归巢,是不是暗示什么?忽然脑海闪出一个想法:鸡住、鸡住,居住,居住……难道天意安排!”于是余文隆和家人商量,就迁到小水坑旁定居,并建起了三栋半房屋。这簇芦苇的小水坑就是现在的“七星伴月”的月塘,从此,这片小水坑就有了人家。直到明代,竹桥后人又将小水坑美其名曰:月塘。
第二是,村名由来的传说。余文隆搬来居住之后,日子过得倒也不错。有一天他出外办事,别人问他:“所居何处?”他顿时语塞,此地在他家来之前,还真没名字。他想说坑边,又怕不雅。回家后,他和家人商议,叫什么名好?全家一致认为,自搬来之后,生产风调雨顺,家人和谐兴旺,为了纪念这次搬迁,就把这里叫作“祝乔”!意思是庆祝这次乔迁,即符合实际情况,又对未来寄予了希望。
第三个是,改名竹桥。几百年过去了,到了道光23年(1843年),余氏家族已人丁兴旺,成为金溪一带望族大村。“祝乔”的愿望已经实现。
余恒搢主持修谱任祉妍,他认为祝乔用了几百年,得改一改。他把想法告诉了大家,一时间大家也统一不了意见。村前有两座竹桥,象两道彩虹,村民誉为“双虹桥”。有一天,他经过竹桥,前瞻仰后顾,处处竹林郁葱,他忽然来了灵感氨茶碱缓释片,何不叫“竹桥”呢?一则是“祝乔”的谐音,二则又体现了村子的特点;三则寓意子孙如毛竹一样繁衍兴旺。一箭三雕,他把这个想法告诉村人,得到大家的认同,于是就有了新的村名,“竹桥”。
月塘——祝乔——竹桥,其实都是竹桥古村的名子,只是在不同时期说法不同而已。现如今,这个古村落还有200多户人家,近千人,且一直维持着单一的姓氏——余姓。
历代从竹桥迁出的也有不少,遍及全国,有几万人之众。而金溪本地近20个余氏村落,都是竹桥余氏的后代。尽管如此,今天的竹桥古村依然生息在金溪的沃土上,散发出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

竹桥古村是先人馈赠给后人的丰厚遗产,是时光刀剑之下的侥幸者。近年来,伴随着工业化的“汹涌澎湃”,城镇化的“风起云涌”,青壮年纷纷涌进城市务工,大量的老屋年久失修,訇然倒下卧龙吟巡查,古村悄然消逝。据报道,我国65万个传统村落中,现存的只剩3000个左右,比例仅为0.5%,这意味着99.5%的古村已然消逝。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度冯骥才曾说过,过去十年,中国每天消失80——100个村落,速度之快令人砸舌。这些古村消失,表面看,消失的是固有的物态;然则,通过这些物态所承载的活态的传统文化也随之消失。比如:高超精湛的建筑技艺、天人合一的生态理念、聚族而居的家国结构、耕读传家的处世态度、仁义忠孝的伦理观念、千姿百态的图案装饰以及附丽在每一座老屋身上敬祖睦宗的神龛、教育子孙后裔做人做事的楹联、匾额、题咏等,一切围绕村落社会而展开的农事生产、生活记忆、风土习俗就将消失殆尽。在古村加速消亡中,竹桥却艰难地存“活”了下来凤凰劫歌词。
竹桥古村堪称古代聚族而居的活样本,兴许这也是其它古村共同的特征。一方面,不容他姓杂居。竹桥作为一个家族特征非常明显的村落。全村均姓余,“数百年来本无杂姓杂居之弊”,没有其它姓氏,一直维持着单一的余氏血缘,这是十分罕见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相对封闭、聚族而居的一个宗族村落缩影。余氏先人余燧曾把《异姓杂居诫》写入族谱:
夫我等之聚族而居,长幼卑尊皆本一脉之亲,相友相助相扶持,固不啻五官百体之附于身也飞龙相公。纵有不驯,轻则家法可警,族规可惩,重则其人可羁,其期工可问于族,无甚累也。若夫异姓则不然,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且姓字莫详,籍贯莫稽,无所忌惮,无所戒饬,甚至巨祸酿成,则越地而逃,踪影潜没,我族保无池鱼之患乎?其为瘿瘤赘疣有甚于此者乎?我等逐之所宜急急也。然其咎则在族人,族之人不僦屋以居,彼能坐卧于星茔露草中乎?……
大意是:我族聚族而居,相友相助相扶持,如果有人不听话犯了错,都是一族人,可用家法族规教育惩诫。但是异姓来历不明,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是大隐患,我族恐怕还要受到牵连!异姓就好象身上的肉瘤赘疣,因而我族不能收留异姓,必须将异姓逐出……
由此可见,竹桥排它情结是非常强烈的。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但在当时有一定的合理性,这有利于村子的家园同构的管理,有利于村子的安全!
另一方面,对祖宗的崇拜。“祖宗”一词在中国文化中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崇拜祖宗的活动古亦有之,非常普及、盛行。以祖宗为起点,可以确定家族的辈分,限定每个人的权利与义务。祖宗又是一种精神理想的化身,很容易染上崇高色彩。在一个文化相对封闭的环境里,祖宗的经验、观念意味着后代的唯一的精神起点,因而祖宗精神似乎具有永恒的价值。现实的挫折、困惑会使人们去祈求祖宗指点迷津。这一点就连明代到中国的西方传教士利玛窦都感觉到了,他“认识到古老的敬祖思想是儒家哲学体系的一大支柱”。在敬祖思想的驱使下,就产生了祠堂。竹桥人对祖宗崇拜的观念根深蒂固,宋佳妍每年都要举行庄严的祭祖仪式。
当时修建祠堂有等级之限,民间不得立祠。那么,竹桥古村有多少祠堂?它们又是怎样建起来的呢?

到明代嘉靖“许民间皆联宗立庙”,后来倒是做过皇帝或封侯过的姓氏才可称“家庙”,其余称宗祠。祠堂是族人祭祀祖先或先贤的场所伟姐,是乡土建筑中的礼制性建筑,也可以说是乡土文化的根寨王的猎物,是家族的象征和中心。竹桥共有7座祠堂王圣淳,现存文隆、步云、仲和、镇川4座祠堂,惕区、见宾、次磻3座祠堂只有遗址。
文隆公祠,这是竹桥的总祠,建于明初,是儿孙辈为纪念竹桥余氏开基之祖余文隆而建读书佐酒。每年正月初二,都会在此举办“家族仪式”,祭祖,为新生儿上族谱阴阳鬼胎,为逝者登入“殇谱”。岁末,还要举行“年岁仪式”,即每年冬至,竹桥各房祠堂都会向余氏男丁发蛋,各房因经济情况发的蛋的数量不同。总祠祭祀完后,各分祠才能分别祭祀。其它的都是分祠,是供奉祭祀各房、支房的祖先的。这些祠堂让祖宗观念的世代相传。
竹桥余氏聚族而居,让同一血缘的人们相友相助,和睦相处,这是耕读为本、忠孝仁义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典范,是群体文化模式的见证,或许也是另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王正敏。对于看腻了高楼大厦的城市人来说,竹桥古村绝对不仅仅是一个“访古,探幽,归真”的好去处,它会让我们陷入深深反思,我们究竟该如何和别人相处?和自然相处?……
竹桥已走过了800多年,它还将走下去!
往期精彩
抚州这位“违章王”栽了,竟有170多条违章!
【航拍】江西省首列中俄(抚州—彼尔姆)友城果蔬班列成功开行
这一碗抚州泡粉,唤醒了多少抚州人
抚州这个地方!登上央视,霸屏48分钟(附视频)
图文来源:本台
图文编辑:KK
?抚州市广播电视台

全文详见:https://bbs.6596.org/14274.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