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鸥又一个WordPress站点

浏览: 370

于漪:愿做一块教育的铺路石-语文报社12月28日,为了进一步宣传和研究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党的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涌现的典型教育家形象和思想,从


于漪:愿做一块教育的铺路石-语文报社

12月28日,为了进一步宣传和研究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党的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涌现的典型教育家形象和思想,从而激励广大中小学教师争做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有教师”,上海隆重举办面向全国的“人民教育家——于漪教育思想研讨会”。
指导:中共上海市教育卫生工作委员会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主办: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上海市中小幼教师奖励基金会
承办:上海市教师学研究会
分论坛承办:上海市师资培训中心、上海教育报刊总社、上海教育出版社
来自15个省市的700多名教师共赴这场思想盛宴,研讨会现场一座难求,分论坛上许多老师甚至席地而坐听完全程。虽然这两天上海降温,寒意逼人,但研讨会现场却充满了温暖与感动。几代名师共同梳理、凝练着一代师者楷模的思想精华,无论是白发老者还是青年教师都像个学生一样聆听、喝采、欢呼。
今天内容有点长,但非常精彩,不容错过哦~
从于漪老师身上可以学习哪些“人民教育家”的崇高品格?在十届上海市政协副主席、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理事长、国家教材委员会委员兼思政专委会主任王荣华看来,一是必须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始终以人民为中心,全心全意服务人民。二是必须具有丰富的教育实践和深刻的教育思想,成为引领教育改革发展的先锋。

▲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理事长王荣华讲话
市教卫工作党委副书记、市教委副主任李昕为于漪老师佩戴“教育事业杰出贡献奖”奖章,随后进行讲话,他说:“在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于漪老师作为全国基础教育教师代表获得改革先锋荣誉天诛千乱,对全市、全国都有着很好的示范引领的作用。我们要学习于漪老师坚定忠诚的立场,以教育自信办自信的教育,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要学习于漪老师的改革创新的精神射阳教育网,认识有高度、实践有深度、育人有温度;学习于漪老师敬业专业的素养,教书育人,不仅教在黑板上,更教在学生心里。我们要在于漪老师教育思想的激励和感召下,继往开来,共同让上海教育事业的明天更美好。”

▲市教卫工作党委副书记、市教委副主任李昕为于漪老师佩戴“教育事业杰出贡献奖”奖章

▲现场一起观看于漪纪录片《生命与使命同行》

▲于漪老师为“于漪老师教育思想研究”征文一等奖获得者颁奖
于漪老师讲话实录

于漪:愿做一块教育的铺路石
我能获得“改革先锋”的称号绝不是因为我个人的优秀,而是因为改革开放40年来我们基础教育教师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地创造我们教育的人间奇迹。这是党和国家对我们教师工作的肯定和赞扬。
我就是一块铺路石,是实实在在的草根教师,一直站在课堂上与学生同呼吸、共命运。什么是教育?我认为,作为教师,就是育人夏培肃,就是引领孩子走一条健康、正确的人生之路尉俊东。这条路该怎么走?就是让我们的孩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每个孩子都是国家、老百姓的宝贝。有了良好的国民素质作为基础,我们的中国梦才能实现。
我们学习语文,实际上不只是学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实际上是构建属于中国人的精神家园。一个人有了精神家园、选择了正确的道路,他会一辈子都有内驱的动力韩娱之炫。
这两天,有媒体来采访我,问:“您怎么能坚持几十年不懈怠?”我说,我做了一辈子的教师,觉得每天都是新鲜的。因为每天学生都在成长,所以教师每天都有学不完的东西、做不完的事。每一天我都能从学生身上、从青年教师身上学到很多东西,所以每天都是新的,每天都能感受到精神世界的成长,怎么会有厌倦呢?
孩子是最耽误不起的。生命对任何人都只有一次,人生是一张单程票,每一站都要遇到好老师,因此我们需要敬畏孩子的生命。
所以我说,教师的生涯是双重奏,一是教师要演奏好自己的人生,要奏一曲有中国特色的、美妙的、中华民族的人生曲。同时,教师还要指引学生在这样一个纷繁复杂的环境下树民族精神之根,筑爱国主义之魂。用中国人博大的情怀、用真正的本领为中国做出贡献,为人类做出贡献。
从事教育事业,十分重要的是精神上的追求,要靠真本领,顶天立地地做一个大写的“人”。我愿意做一块铺路石,让老师们从我身上跨过去,创造基础教育更辉煌的未来。
主论坛
主旨演讲:
人文主义的教育理念——于漪教育思想管窥

演讲嘉宾:张汝伦
复旦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哲学史学会理事,曾任东南大学中西文化研究交流中心、北京大学、台湾辅仁大学、德国特利尔大学客座教授、黑龙江大学兼职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现任《当代中国哲学丛书》主编。冉少平
于漪始终把培养学生的精神品格作为教育的首要目标,她从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出发,坚定地主张:“学校教育就是要引导学生创造有价值的人生;要创造有价值的人生,首先要让心灵辉煌起来。”
语文教育的基本特点应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于漪从“人文”的角度理解语文和语文教学,她认为教育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精神世界,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而语文学习,是达到此一目的的适当途径。
语文教育既是德育和智育,也是美育:于漪认为,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应该是个艺术家、诗人。教师要给学生以美的享受,首先自己要能感受美、营造美。于漪非常自觉地追求课程的审美境界,她的课以飞扬的激情、优美的语言、心灵的交流,将学生带入审美天地中,得到美的熏陶和洗礼。
教育要传承本国的优秀文化和人类的精神文明:中国当今的教育不是在零起点上,是有传统的,教育的优秀传统是我们培养学生成长、成人、成才的根和本,忘了根脉、离开了本真,不可能长足发展。于漪看到了文化的根本作用和力量,文化是民族的灵魂,中国之所以有今天,有赖于几千年薪火相传的中华文化和由此锻造的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精神。”
主旨演讲:
于漪——中国人文知识分子的典范

演讲嘉宾:方智范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原任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委员、语文课程标准研制组核心成员、全国大学语文研究会副会长、《词学》主编。
于漪老师,已成为引领广大教师精神境界和专业素养的一面旗帜。她为人处世和教育思想,与基础教育立德树人的功能,与语文教育“人”“文”同一的本质属性,这三者之间,竟是如此的相互契合,甚至达到浑然一体的程度。
于漪“第一等”的襟抱与学识,主要体现在她具有高尚博大的人文情怀。在她心中,“人”与“文”本来就是完全合一的,是不可分割的整体;而且这种“人”与“文”的高度同一性,是语文学科的真正价值和独特功能所在。
对育人大目标的重视,对学生的热爱和尊重,对现代新人素质的理解,决定了于漪的语文教学具有鲜明的个人风格。可概括为:以情启理,理中蕴情;缘文释道,因道解文。
她既是一位非常难得的“思想者”,又是一位现实改革的“在场者”,这种与时俱进的现实关怀,使得她的思想能够深接地气。即使到了耄耋之年,于漪老师还感应着时代脉搏的跳动,尽着一个人文知识分子的神圣职责,笔耕不辍,诲人不倦。她向我们发出呼吁:“进入新时代,面临新挑战,广大语文教师要有一点新思考,有一点新作为。勇当排头兵,积极探索,积累经验,开拓创新。”
我相信,随着时代的发展,于漪对中国语文教育究竟意味着什么,将是一个常谈常新、认识不断深化的话题。
1
第一分场
承办单位:上海市师资培训中心新时代基础教育应该“奠”怎样的“基”
访谈:于漪老师怎样为学生奠基,奠基了什么
访谈嘉宾:于漪老师不同年代的学生代表

50年代学生代表葛起裕:塑造人生的工程师
(二师学生,原闸北区二中心小学校长、闸北区陶行知研究会会长)
葛起裕是于漪60年前任教语文的“开门弟子”。他还记得1958年9月开学的第一天,一位身穿青灰色青年装,系着腰带,剪着齐耳的短发,抿着嘴微笑着的年青女老师,站在教室门口。这成了他们这些师范生心目中最典型的人民教师形象。
当时于老师讲课语言流利动听诗一般的,没有废话,入耳入心,上于老师的课是一种的艺术享受,深受学生的喜爱,为了听于老师课大家争着坐前排。对于备课,葛起裕还慢慢发现了于漪老师的一个秘密:“于老师给我们上课时,总是要我们先自习一遍,然后要求我们谈感受,提问题,在她启发、引导下大家都会七嘴八舌地提出一箩筐问题,她总是面带微笑认真听完。这时她有个习惯:常常用粉笔在讲台角上写几个字或做个符号,时而会把桌上字擦了。直到五六十年后,在他探望于漪老师多次后问起此事网游乾坤无极,终于明白了这是于漪别具匠心:她认为教学对象不同,各人对事物的理解不同,教育要有针对性,用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记下问题李倩妮,针对学生不同情况,才能有的放矢地启发思考,帮助解决。
60年代学生代表曹中柱:备课备人,教人教心(杨浦中学1966届高中生,原市东医院院长、杨浦区卫生医药监管局局长)
课堂的知识教育和怎样做人、做事的理想品德教育相结合是于漪一贯的教学风格。作为于漪上世纪六十年代所教的学生,曹中柱回忆于漪老师在三年语文教学中,总是用最通俗的语言,让学生们易懂、易记、难忘,她在课堂上深入浅出的讲授,圈圈点点的作文眉批和评语,既是对每个学生不同的启迪灵幻新娘,更是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学生对学习的爱好和学习的主动性。
曹中柱举了两个例子:“经常有同学把‘染’字的‘九’写成‘丸’,于老师叫我们说:‘染房不卖药丸。’这样一来,再也没人会写错了。”而“在上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时,于老师逐字逐句地讲解了‘春和景明”’、‘浊浪排空’的洞庭湖景色,作者用词的精美。更是激情地讲述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博大情怀。尤其是讲范仲淹被贬之后还是对国家如此忠诚的高尚品德。这些话语至今仍记忆犹新,潜移默化之中使我确立了这种理念和精神。”
70年代学生代表田盛松:动足脑筋为学生(杨浦中学1977届学生,上海同济协力建设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田盛松在他文化基础知识学习和人生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亲历了于漪老师的教诲。 田盛松进中学时是“文革”末期,社会上正大搞“批林批孔和反击右倾翻案风”等政治运动,“读书无用”的思想笼罩家庭与学校。学校里逃课、捣乱、打架等状况屡见不鲜。面对这种状况,身为77届年级组组长的于漪老师没有退缩,没有随波逐流,而是大胆地抓纪律,抓文化学习。
田盛松回忆道:“于漪常说,家长把学生送来学校,老师就要负责、要把你们培养成对国家建设有用的人。” 于漪组织教师和班主任想方设法稳定教学秩序,坚持把课上好,又组织各个班级开展“要我学?还是我要学?”的讨论,使学生明白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对今后人生的重要。与此同时于漪有两个措施:一是组织各班小干部成立学习哲学小组,先后学习马克思的《共产党宣言》、列宁的《青年团的任务》和毛泽东的《实践论》等。于老师与大家一起学,逐句逐段讲解,每周半天,坚持了数年。经过许多年后,田盛松才换然大悟感到:“当时我们正处于贪玩的年龄,总觉得老师对我们抓得太紧,后来才体会到于老师的用心良苦。在那个‘知识越多越反动’的特定时代,于老师她冒着被扣帽子的风险,想出妙招,使学生人生观、文化知识双提高。”
80年代学生代表王伟:君子之学,贵乎慎始(杨浦中学1985届初中生,杨浦高级中学教务主任、语文特级教师)
王伟记忆最深刻的是36年前于漪老师上第一节语文课《习惯说》时的情景:“不仅是因为这是我学习的第一篇文言文,更因为这篇短小的文章所告诉我的道理淴淴水,一直影响着我日后的工作与生活。我想,于老师之所以挑选清代刘蓉的《习惯说》,作为她的第一课,就是想借之告诉我们这些孩子,‘君子之学,贵乎慎始’,不仅仅是治学,做什么事情,一开始就要慎重,习惯对于一个人多么重要,它是相伴人的一生的。”王伟在于漪的课堂上第一次知道,学生可以在课堂上提问,向老师提出挑战。他说:“于老师教了我三年,这三年里的每一堂课都是公开课,而且是真正的公开课,没有预设金泽洙,没有预演。每堂课前于老师只布置一个任务——预习课文,认真朗读课文,仔细阅读课文,课堂上提出自己的问题,最好能提出难住老师的问题。
孩子都是有表现欲的,我们每个人都认真地预习,认真地读书,都期望自己在课堂上能够提出高质量的问题。这才有了《变色龙》的公开课上,同学对于老师的板书提出质疑,当场拿起粉笔,修改老师的板书。于老师总是能在娓娓道来中不动声色地解开我们的疑惑。于老师不仅真正激发了孩子的兴趣,培养了我们敢于挑战、敢于质疑的品格,而且让我们感受到一个‘真’字,三年的公开课让我们每一个人感受到一个‘真’字,上课对学生和老师来说,都来不得半点‘假’。”
在课堂里,于漪还请来了学长毛时安,作曲家朱践耳,芭蕾舞演员汪齐凤,学生们走出课堂,走进博物馆,王伟谈到:“那时,没有那么多新概念、新理念。但是,我第一次感受到了语文学习天地之广阔,语文学习不仅仅是学习课本知识。这一切都是于老师教给我的。”
90年代学生代表卜健:以生为本,奠基终身(1988届第二师范首届毕业生,杨浦区委组织部副部长、区老干部局局长、区离退休干部党工委书记)
1984年秋,根据上海市培养小学师资的需要,在杨浦中学的基础上恢复建立第二师范学校。卜健作为二师首届毕业生,回忆当时作为校长的于漪首先在学校从校服入手自律严己,外化于形。二师要求女孩子全部剪短发,不准烫发,并定制了校服,这在学生中引起了很大的震动。二师女生占了80%以上,不少女同学流泪剪去长发。然而,当卜健拿到校服后,一扫剪发时的伤感,都很兴奋,校服的样式不要说在当时,即便今天也是学生钟情与喜爱的。当时二师学生穿校服、戴校徽结伴出行成为马路上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于漪成功地以校服建构了师范生正气、自律的社会形象。
其次,当时于漪通过校园劳动推行学生自主管理。二师校园面积约有66亩,当时全校不请保洁工。校园的保洁工作全部由学生以班级为单位轮值完成。每天早上七点不到,校园里的学生已经忙碌起来了。卜健记忆中印象特别深刻的是两个人一组,扛着扁担,挑着木桶,到隔壁小区的粪池里“挑大粪”,为绿化带的麦冬沃肥。卜健说:“我们这些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生在大城市里的学生,想不通,发牢骚的同学不在少数。当时于校长亲自给我们做思想工作,语重心长,循循善诱,让我们逐渐认识到:国家培养我们读师范学校,不仅学费全免,而且每个月还有补贴,我们要心怀感恩和使命,让‘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成为一种行动自觉,修身立德,用自己的双手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培养责任意识、家国情怀。”除了校园保洁,于漪还大胆放手,日常出操、运动会、文艺汇演、接待活动等都交给学生自我组织、自我管理。一段时间下来,学生不仅变得“肩能扛手能提”了,而且个个能量无限。校园里,我们学生由被动的执行者,变成了主动的策划实施者,由二师的“保洁工”成长为了校园各类活动的“操盘手”。
第三,当时于漪还目光长远,开放办学。1985年,二师恢复办校后的第二年,学校开办了第二门外语——日语,卜健被选入日语选修班,经过层层选拔,卜健作为两个学生代表之一选派到日本短期留学。“要为中国学生争光”,出国前于漪校长的一番动员始终是卜健在国外期间的行动戒律。当时《朝日新闻》报头版刊登了上海市第二师范学校到日本京都两洋高等学校留学的新闻,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卜健感到:“于漪老师的开放办学理念,加强教育国际交流的思路是超前的,影响是深远的。于漪老师的这一办学举措教会了我们一个道理,那就是要有前瞻的眼光,要有创新的精神,更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这是她治学、治校的精神,正是这种精神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学生无论何时何地,在何岗位,始终不忘初心、自强不息、奋勇向前。”
(向上滑动查看原文)
专家解读:
于漪基础教育思想的当代启示

嘉宾:程红兵
特级教师、特级校长、教育学博士,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馨越公寓。现任深圳明德实验学校总校长,兼任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特聘教授。
为什么于老师的人格总是让人感动?我觉得是来自于她的生命状态和生存方式。我把于漪老师的人格特质总结为几点:有一种优游的气度,有一种人文的理想,有一种自由的情怀,有一种追梦的执着。
于漪老师的教学思想是以生为本、与时俱进的,教学内容是有所为、有所不为,教学目标是连续性、层次性、阶段性、复杂性。她的全人教育是立体化施教,全方位育人,文道统一。面对“树魂立根”的民族精神,于漪老师提出了生命教育。她对于教育有四大使命:第一,是为学生的使命;第二,是为教师的使命;第三,是为学校的使命;第四,是为国家的使命。
引用费希特的话:就学者的使命来说,学者就是人类的教师——他不仅看到了眼前,同时也看到将来;他不仅看到当前的立脚点,也看到人类现在就应当向哪里前进。

嘉宾:郭景扬
原华东师大教育管理学院副院长、原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副主任
走进于漪老师五十余年,我深感于漪老师六十余年教育生涯最突出体现是三点:择高而立,向宽而行,往深而思。
行万里路不如明师指路。“明师”就是对教育本质、教育核心、教育精髓有着深刻思考和深邃理解。于漪老师始终坚持的“学生是教育第一立场”是对教育本质的深刻认知与对教育宗旨的透彻理解,同时还强调教师的根本素养是爱心与耐心。
于漪老师坚持“学生发展为本”教育宗旨,明确提出并实践“学生精神成长”是学生发展的核心,而“教育自信”是教育发展和师生发展的精髓。半个多世纪以来,我们走近于漪老师的教育活动以及精神世界,读懂了“明师”的胸怀与抱负,领悟了“人师”的涵养与人格。
主旨专论:
新时代基础教育的价值追问

演讲者:袁振国
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教育学部主任,兼任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副会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基础教育是一个人成功、幸福的基础聚来宝官网,是一个民族素质、一个国家未来的基础。基础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教育的所有工作都要指向‘人’,教书育人,服务于人汉寿教育信息网,环境育人,制度育人,管理育人。
我们需要认识到:为了全体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涉及整个国家民族素质,必须对每个孩子负责;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德智体美劳,德育为先;为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丝毫不矛盾,在每个孩子心中最隐蔽的一角,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教育不是为了就业,更不是为了分数,而是为了学生的完成。
教师是价值的载体,是在于学生互动过程中共同成长的郭采洁菜花病,而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是一个教师最好的敬业。中国要有自己的话语权,要创中国的教育学,彰显中国智慧和育人经验。
2
第二分场
承办单位:上海教育报刊总社
教师专业发展实践探索的启示
访谈:如何做好学生成长的引路人

习近平总书记倡导教师要“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于漪老师不仅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更是教师成长的引路人,是老师的老师。
嘉宾们根据自己对漪老师的学习理解,结合自身的专业成长经历,谈到于漪老师对自己的影响和引领以及在学习践行于漪老师教育教学思想中的收获与体会。当代教师怎样学习于漪老师做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大家用最简洁的语言为年轻教师提出了一些建议。
访谈:如何做一名“四有”好老师

各位嘉宾根据自己对于漪老师的理解,谈到自身在学习践行于漪老师教育教学思想过程中的收获与体会,分享了对自己影响最深的于漪老师的一本书,一篇文章,一节课或一件事。于漪老师对学生、对语文教学、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她的谦逊、不断自我更新、不断实践反思的品格和素养,是所有当代教师应该学习的。
主旨发言:
于漪教师专业发展实践探索的启示

发言嘉宾:郑桂华
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教育学博士,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组成员、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审查委员、上海二期课改高中语文教材副主编。
于漪老师的道德教育思想有许多方面值得学习,其中有三个方面让我感受很深。
首先作为语文教师,于漪老师具有60年一以贯之的语文教育观。于漪老师从语文课程建设、语文教材编写、语文教学实践探索等方面谈语文教育的根本目的,反复强调“文”与“道”的统一,强调语文教育应培育学生的综合素养。
其次于漪老师提倡扎实有效的语言学习途径,即教学内容几乎都是从语言现象入手,有清晰的学习过程,传授语文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发现语文规律。
第三,于漪老师是不断超越自我的终身学习者。于漪老师具有追求完美的精神,善于汲取各种知识,她上课能做到“要言不烦,一语中的”,她下笔即成文,旁征博引,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更是信手拈来。于老师笔耕不辍,把研究思考及时总结出来。截止2017年底,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研究于漪老师的项目小组查到于老师在60年里写了508篇文章。 除文章外,于老师从1958年开始,先后独立撰写著作42本,合著10本,主编的书籍一百余本。2018年《于漪全集》21卷出版,更是教育界的盛事。
主旨发言:
学习于漪老师的一辈子"教"与"学"

发言嘉宾:陆继椿
著名语文特级教师,曾任华东师大一附中副校长、一附初中校长,上海市教育工会副主席,华东师大中文系兼职教授。
在庆祝改革开放40年大会上,于漪老师实至名归,获得了改革先锋的最高荣誉,我很自然地把跟于老师四十多年的交往,跟《于漪全集》叠加在一起,渐渐悟出于老师对“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师道传承,悟出于老师“一身正气,为人师表”师道形象,悟出于老师“选择教师职业就是选择了高尚”的师道人格,悟出于老师“一个肩膀挑着学生的现在,一个肩膀挑着祖国的未来”的师道责任床虱,悟出于老师“做一辈子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师道精神再造神州。于老师为教育为语文教学做出杰出的贡献,成为改革先锋,最重要最根本最核心的一点,就是这一辈子“教”与“学”的师道精神。具备了这个精神,才能够师道传承,才能够塑造师道形象,才能够培育师道人格,才能够承担师道责任。
3
第三分场
承办:上海市教师学研究会语文专业委员会
于漪语文教育思想的核心价值
主旨专论:
教书育人是于漪语文思想的核心价值

嘉宾:徐林祥
扬州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扬州大学中国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江苏省教育学会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研究中心主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叶圣陶研究会理事、江苏省叶圣陶研究会副会长。
于漪老师所写的《语文教学谈艺录》是对语文教学经验的总结和思考,凝聚渗透了语文教学的情感和智慧,有其特定的历史地位与现实意义。书中,于漪老师准确揭示了语文教学的目的和任务,辩证阐述了语文教学的性质和特点。
她认为语文学科作为一门人文应用学科应该是语言的工具训练与人文教育的综合,语文学科的德育、美育应当寓于智育之中。
她要求引导学生在学习语文过程中提高思想认识、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在俯思想内容的同时加深对语言文字的领悟,培养语文能力。
分论:母语教育姓“母”
一个民族的语言文字就是这个民族确认存在的重要组成部分。于漪老师对此有着深刻的认识:“语言的背后是一种文化的深层编码,是一个民族的集体意识” “语言文字对外是屏障,对内是黏合剂,它蕴涵着民族的思维方式。”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语言是根,是语文课程的核心,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离开了对母语的学习是不可想象的t5687。母语要成为教育工作者的责任自觉,语文教学要在继承中发展和创新。
论坛:于漪语文教育思想的当下核心价值
课堂学科教学不能只是单一传授知识技能,更应以智育为核心、在教学中融合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智力获得发展,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判断。于漪老师始终明确“学科智育”主体地位,始终关注“人”的多方面成长,前者是统帅,是方向,后者是基础,是生存发展的内部依据。同时于漪老师注重培养学生的中国心并教育他们树立远大的目标,她说:“不仅要培养学生语言文字的技能技巧,更要传承民族精神和人类优秀文化,激发他们智力和潜能的发展,培养他们良好的思想情操和正确的价值观。”“人生的道路上必须要有自己的目标,而树立目标的能力是综合素质的反映。”“语文教师要构建语文教学人生,我热切地期望我们中青年教师能够人才辈出。”
来源:上海市教委官方微信"教师博雅"
编辑:张小三
校对:智齿

全文详见:https://bbs.6596.org/11811.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