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鸥又一个WordPress站点

浏览: 320

于浩:从殷墟都邑布局看现代城市布局理念 【论文】杜光华-历史真有趣殷墟作为商王朝晚期的都邑,延续使用二百余年。在汉文字系统的建立和完善、??


于浩:从殷墟都邑布局看现代城市布局理念 【论文】杜光华-历史真有趣


殷墟作为商王朝晚期的都邑,延续使用二百余年。在汉文字系统的建立和完善、青铜器的铸造、玉器的制作、原始瓷器和白陶的烧造等方面所取得的辉煌成就, 早已为世人所周知 (1) 。经过近90年的科学考古发掘尤其近几十年来聚落考古学理念的引入, 使得殷墟考古取得了更大的成绩, 尤其对殷墟都邑布局有了更为深入的认识 (2) , 为本课题的设置和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快速发展, 一些城市发展规模过大, 出现了人口膨胀、交通堵塞、环境污染、住房拥挤等“大城市病”cv战争。近年来, 城市病呈高发蔓延之势, 给生活在城市的人们带来了烦恼和不便, 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试图通过研究殷商时期的都邑管理布局, 带给人们察古鉴今的启迪, 为现代城市建设提供有益借鉴, 探索现代“城市病”解决的途径。
一、殷商时期的都邑管理
(一) 殷商时期国力概况
1、殷商时期的都邑
“邑”:会意字, 上表疆域, 下表人口, 合起来表城邑、城市 (3)。何为“都”?《说文解字》曰:“有先君之旧宗庙曰都任桂珍。”《释名》曰:“都者, 国君所居, 人所都会也。 (4) ”“都”是一个国家的最高统治者处理政务以及生活的地方, 并且要有先君的宗庙, 还有大量的普通百姓在这里生活。都邑是国家产生之后才出现的。汤立商以后5次迁都, 历次所迁都城的确切地址, 历史学家说法不一, 就是已经发现的郑州商城、偃师商城, 学术界也还没有定论 (5) 。只有安阳市西北小屯村的殷墟, 既有文献记载, 又经近90年考古发掘, 大量证据证实为商代最后一个王都秦少白 , 并获得国内外学术界的一致公认。据《古文纪年》记载:“盘庚自奄迁于北蒙, 曰殷墟。南去邺四十里。”因此, 本文所谈殷商时期的都邑特指殷墟, 研究殷墟的都邑布局更有可信度。
2、殷商时期国力概况
商代前期多次迁都, 到盘庚在位时, 定都于殷 (今河南安阳小屯) , 并固定下来, 在殷建都为公元前1300—公元前1046年, 计255年, 从此商朝也称殷商。这座商朝王都在武王灭纣后逐渐废弃, 成为废墟, 故称“殷墟”, 甲骨文中把它称作“大邑商”。盘庚迁殷对商朝来说是一个重大历史转折点, 扭转了商王朝的颓势, 出现了“百姓由宁, 殷道复兴”的政治局面浮沉洛杉矶, 特别是武丁即位以后, 商四出讨伐, 征服了周围许多小国, 国力达到全盛时期。商代晚期, 政治、军事、经济、科技、文化空前繁荣发达, 在中国历史上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作为当时都邑的殷墟, 起到了带动辐射的示范作用, 近代考古发掘出的殷墟丰富的文化遗存, 向人们展示着商朝灿烂辉煌的文明。殷墟青铜器的铸造代表着当时世界工业文明的先进生产力水平, 其甲骨文的成熟度更是证明了当时文明的高度, 陶器制造业技术完善, 其中刻纹白陶造型美观, 刻缕精细, 是我国陶瓷史上的杰作 (6) 。殷商时期在玉雕、纺织、牙雕、酿酒等方面的生产技术水平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武丁时期, 征服了居住在今山西、陕北直至内蒙古河套以北的土方和鬼方等游牧部族, 向南又征伐过江淮流域许多方国、部落, 其势力东北可达辽宁, 西南至川峡, 南抵江淮, 西面越过太行山进入山西高原, 其兵锋所及更远至长江以南地区, 但主要治理区域还是中原一带, 成为古代东方强大的奴隶制国家 (7) 。
(二) 殷墟都邑布局的特色
作为古代东方大国都邑的殷墟,不仅是商王朝后期的政治中心, 也是经济文化中心。殷商文化的灿烂突出的表现在三个方面:都市、文字和青铜制造 (8) 。特别是殷墟都邑以其风格独具、规划科学的宫殿建筑和商王陵墓体现出恢弘的大国气派而卓绝一时。
1、“葡萄状”的族邑布局独具匠心
《礼记》曰:“凡居民, 量地以制邑, 度地以居民, 地、邑、民居, 必参相得也。”古人强调建设城邑要使土地面积、建设规模和居民数量三者相称。那么, 通过对殷墟遗址多年的考古发掘, 从其规模的大小, 大体也能对当时城市人口数量有所了解。宋镇豪先生对商代城市人口的平均数进行了估算, 他认为商代每个城市人口平均在2.1万人左右(9) 。作为都邑的殷墟, 人口要远超这一数字。据近年来对殷墟遗址的勘探和发掘, 殷墟遗址东起郭家湾, 西至北莘庄丹青府, 南起刘家庄, 东北至三家庄, 总面积至少在36平方公里以上 (图一) (10) 。

图一 殷墟“大邑商”族邑分布示意图
(采自郑若葵:《殷墟“大邑商”族邑布局初探》)
殷墟都邑的建设经历二百多年,36平方公里的建成区, 是逐步形成发展, 都邑有个自然的成长过程。但是, 作为当时人口最多的一个“大邑商”, 其空间布局却是独具特色的。
殷墟城市布局模式是“族邑模式”, 殷墟是一大邑聚落群形态, 即小屯宫殿区属于王族族邑, 也是殷墟“大邑商”的中心, 是都城的心脏, 在其周围是星罗棋布式的小族邑簇拥着王族城邑而构成 (11) , 向心式的分布着层层族邑, 殷墟内的各个族邑都是相对独立的聚落单元, 每个族邑都是居住区、生产区和墓葬区的综合体, 每个族的人活着的时候在一块儿生活和生产, 死后与本族人按一定的规制葬于邑区范围内。每个族邑之间留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给各族邑聚落自身的发展留下生长的空间, 族邑之间有道路、水渠相通, 也就是殷墟都邑布局上是很多“点”的分布, 这种族邑模式就像一串葡萄, 每一颗葡萄是一个单独的族邑, 是“多点”生长, 而不是“单点”膨胀。这种族邑布局模式, 我们称之为“葡萄状”的族邑布局模式 (图二) 。

图二 殷墟“族邑模式”早、晚期布局示意图
(采自岳洪彬等:《殷墟都邑布局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
2、宏伟壮观的宫殿建筑群按功能分区
目前学术界普遍认可的小屯宫殿宗庙区的范围, 为原大灰沟所围起来的洹河内转折区域, 南北约1100米,水溶性膳食纤维 东西约650米, 面积大约70万平方米 (12) 。在都邑的规划布局方面, 殷商时期都邑功能分区清晰, 有宗庙区、宫室区、平民区、手工业作坊区, 宏伟壮观的宫殿群内部也有一定的分区布局, 从事政务的殿堂和用于居住、娱乐的宫室是分开的, 宫室区建造施行“前朝后寝”的布局。殷墟都邑及宫室区按照中轴线的规制布局, 宫室区居中, 左右对称分布, 按不同的功用分区, 各区都是独立的四合院形式。殷墟宫殿建筑奠定了中国宫殿建筑前朝后寝的基本格局 (13) 。宫殿宗庙区还发现有功能明确的祭祀区、池苑区、大型活动场所以及倾倒生活垃圾的堆积区等。
3、开放式的设计风格体现强国风范
至今殷墟没有发现宫殿区周边有城墙, 但是在小屯村西、村南发现有宽约7—21米、深3—10米之间、总长约1700米的大型壕沟, 与洹河的自然河湾一起组成方形防御设施 (14) 。殷墟作为都邑选址, 构思独特, 选择洹河自然形成的一个“S”型弯曲, 又丢弃城墙的封闭思维, 改为壕沟作防御体系, 这种开放式的设计风格, 一方面展现了商人思维的灵活度, 因地制宜花宫真, 充分利用洹河的水运交通优势, 同时也体现了强国风范。因为在殷商后期, 国力强盛, 疆域辽阔, 俨然一个东方大国, 不像小国要防御外敌入侵而建城墙, 据张国硕先生研究, 夏商时期都邑曾施行两种防御制度, 一是城郭制, 一是守在四边制。如郑州商城就是以大型城垣为防御设施的, 而安阳殷墟则淡化都邑地区的军事防御, 不设立大规模的城垣, 在盘庚、武丁时国力强盛, 无须再设城防, 只需加强周边防御就行了。
4、因地制宜, 设计科学, 规划合理
殷墟的营建是经过了一个很长的时间, 建筑的修造时间也有先后, 但整个布局显然是经过周密规划的巨大工程。据考古学家分析, 殷墟宫殿区内发掘到大面积的池苑 (有池水林木的地方) 和建筑考究的水沟, 池苑既是防洪消防措施, 又是周边大型建筑基址用土的来源戒魔人漫画,宫宝田 就地取材, 体现了设计的科学性。池苑与宫殿建筑之间布局合理, 协调一致, 旁临池苑有台榭类建筑, 在宫殿宗庙中心区以西约200米处有一条长750米, 宽7至71米, 深5米至10米, 由西南向东北伸展, 直抵洹河南的灰沟, 显然是人工挖造的防御设施。
殷商时期的大邑商规模宏大,城内道路纵横马凡综合征, 布局严整。到目前为止, 殷墟共发现6处道路遗迹。其中一条南北向的大道, 路东西宽15-20米, 均用直径2厘米左右的鹅卵石、碎陶片等铺成, 向北通向小屯宫殿宗庙区, 是贯穿殷墟都邑的主干道之一, 道路两侧都分布着规模较大、布局严谨的建筑基址, 显然是经过精心规划设计的。
商王朝的王陵区与宫殿遗址隔河相望, 分别位于洹河的“S”型两个河弯里, 在宫殿区、王陵区周围分布有手工作坊、平民住地和平民墓葬。在大司空村、高楼庄、薛家庄和四盘磨等地, 均发现有简陋的地面式房基和圆形、半圆形的半地穴, 前者可能是一般自由平民的居所, 而后者可能是奴隶们的住房。
殷墟的青铜冶铸、治玉、治骨、制陶等作坊多因地制宜沿洹河东西分布, 这些手工业作坊在选址时有周密的考察, 这些手工业作坊在生产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水, 同时, 商代的殷墟并没有冶炼所需的原料铜矿, 从考古发现来看, 江西瑞昌铜岭的铜矿是当时重要的原料来源, 其重要的运输方法就是水路运输, 当时的商人有长途行船的能力。由于手工业作坊多由王室垄断并且服务于王室, 作坊不能离宫殿区太远申智熏, 否则不便管理和运输, 也不能离宫殿区太近, 易造成噪声、空气、水体污染 (15) 。
二、从殷墟都邑布局看现代城市布局理念
研究殷商时期的都邑管理, 不是发思古之幽情丧尸生存手册, 而是为了现代城市建设的借鉴。尽管现在经济发展水平与殷商时期不可同日而语, 但如若吸取古人的智慧和经验, 可以避免少走弯路。
(一) “卷心菜式”发展模式
大约在1990年代以前, 由于受发掘方法和发掘资料的限制, 部分学者把殷墟都邑布局特征描述为:殷墟布局以宫殿区为中心, 周围为居民区和手工业作坊区, 再外是墓葬区 (16) 。其实这种认识在早年主持殷墟发掘的老先生们当中也非常普遍。从近二十年来殷墟考古发掘资料来看, 这种认识较为偏颇, 值得商榷。若究其原因, 不外乎20世纪80、90年代大规模基建发掘中以清理墓葬为主、忽视了居住址的发掘方法造成的。近年来, 长期坚持殷墟发掘的学者们, 把这种“居住址赶着墓葬向外扩张”的错误认识概括为“卷心菜式”的都邑发展模式 (17) 。
其实, 三千年前的商代都邑殷墟的布局决非“卷心菜式”的线性发展模式, 而是非常有规划性的, 是由多个族邑即“多点”的发展, 最后形成面的动态发展模式。但是现代社会中却有不少城市的发展没有吸取古人先进的城市设计发展理念, 仍然采取“卷心菜式”的发展理念, 最终形成各种各样的城市病。
北京的“城市病”一直以来广为诟病。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 自然对人口具有强大的吸引力, 从千年古城到现代都市, 在人口快速集聚的过程中, 城市基础设施的供给和服务滞后于城市人口的增长。1949年北京市的人口大约是200万, 2016年底北京市常住人口为2172.9万, 人口无序增长导致城市不堪重负, 京津冀地区水资源又严重短缺, 人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最为严重发呆哥事件, 生态环境的污染治理最为迫切, 加之北京、天津两市过于“肥胖”, 与周边中小城市发展差距悬殊。北京的“城市病”纵然有很多原因, 但是与城市规划建设的理念有着根本的联系。北京市的发展模式是“卷心菜式”的由里向外围绕着一个“单点”膨胀, 从道路形态来看, 二环、三环、四环、五环、六环, 现在开始修建七环了, 六环路全长200公里。公主坟和八宝山原本是离市区较远的郊外的坟地, 如今随着一圈一圈的城市扩张而被包裹在了市区里 (图三) 遂昌房产网。

图三 北京“卷心菜”发展模式
圈层与圈层之间没有“留白”的空间, 就像卷心菜一样层层包裹的紧紧实实, 缺乏大面积的城市森林绿地, 北京的城市热岛效应已经明显化。今天国内很多大城市的发展, 与北京有着极其相似的轨迹, 好比一个人越来越胖, 最终会导致各种器官超负荷运转, 生病就是自然的了。
(二) “新都市主义”理念
三千多年前的殷墟布局与今日“新都市主义”的理念是吻合的。“新都市主义”是一种新的城市规划及设计理论。他们倡导每个“邻里小区”的功能多样化, 让每个“邻里小区”成长为独立的城市细胞, 这与殷墟都邑的“葡萄状”布局极其相似。“新都市主义”主张在空间架构规划设计时要注意的几个原则:一要体现紧凑性。提高土地与基础设施的利用效率。二是就近规划。为了解决交通拥堵, 尽量减少私人汽车出行, 应加大公共交通的布局设点, 并将“邻里小区”建于公交站点的步行距离之内, 突出便捷交通。三是混合型。要在“邻里小区”步行距离范围内布置商店、服务、中小学、活动中心以及尽可能多的就业岗位, 创造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18) 。
加拿大首都渥太华是全球最富魅力的首都城市之一, 首都包括安大略省的渥太华市、魁北克省的加蒂诺市和其周围城镇, 面积2778平方公里, 称为渥太华—加蒂诺地区, 2016年渥太华—加蒂诺地区的人口131万, 渥太华人口93万, 成为加拿大第五大城市。渥太华不仅是一个文化城市, 还是一个花园城市。根据美世咨询的排名, 渥太华是北美生活质量第一的城市。渥太华—加蒂诺地区之所以在国际上能获得这些美誉, 和他的城市建设规划理念不无关系。渥太华—加蒂诺地区的城市布局, 一改传统城市的单点膨胀“卷心菜”式的发展模式, 规划设计时把每个城市居住区作为一个独立的基本单元, 并确定明确的边界, 建设一系列基本的社区服务设施, 为居民提供聚居场所, 使人们能够在这里工作、生活、娱乐、休闲, 打造出行便捷、生活舒适、环境怡人、俭朴、自律的乐园, 彰显出以人与环境和谐相处, 与殷墟都邑的“族邑聚落”理念很相似, 小区内部纵横交错的人行道, 避免了小汽车的污染排放, 增加了人们的舒适宜居感, 集约开放的土地规划模式可以保护生态空间、减少环境污染, 别具匠心的特色小镇因地制宜设计, 避免景观复制。
三、殷墟时期都邑布局之启示
经比较研究, 殷商时期都邑管理布局和全球最富魅力的首都城市渥太华竟如此惊人的相似, 对中国大多数城市的规划建设又有何启示呢?
(一) 优化城市空间布局, 防止“卷心菜”式扩张
治理“城市病”首先要在城市内部优化空间布局。以北京为例, 应将北京的城市空间结构由原来的“单中心”变为“多中心”, 也就是形成“一主、一副、两轴、多点”的布局, 建设通州城市副中心 (19) , 以缓解目前“卷心菜”发展模式带来的弊端, 再也不能七环八环的向外扩张, 让门头沟、房山、大兴、平谷、怀柔、密云等10个周边城区设计成一粒粒的“葡萄”, 规划开发边界, 建设成具有相对独立性的聚居单元, 完善县区的综合承载能力, 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合理分工、功能互补、协同发展。实现城市功能与空间结构从“卷心菜”模式过渡到“葡萄状”结构, 各个“葡萄”之间逐步形成横向错位发展、纵向分工协作的发展格局。
(二) 提高城市规划管理的精细化水平, 打造一刻钟社区服务圈
在城市的每一粒“葡萄”布局规划之后, 要让居民感到舒适宜居, 就考验着城市管理的精细化水平, 借鉴殷墟“族邑聚落”的特点, 每个族邑都是居住区、生产区和墓地的综合体, 如果把每林润娥粒“葡萄”作为一个社区, 对每个社区就要进行精细化服务, 打造一刻钟社区服务圈。也就是在社区居民步行一刻钟范围内满足居民的商业、生活、文体娱乐等方面服务需求, 建设智慧社区, 实现“小需求不出社区, 大需求不远离社区”, 减少居民的通勤时间, 能够有效解决交通拥堵问题, 如北京市提出2020年基本实现“一刻钟社区服务圈”城市市区全覆盖。
(三) 城市建设应适度“留白”, 让城市融入大自然
殷墟时期每个族邑之间留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族邑之间有道路相通。各个族邑在殷商初期时分布较稀疏, 各族邑聚落间有很大的空白地带, 分布着林地、草地、农田和河流, 体现了尊重自然, 天人合一的思想。不是每个城镇都要长成巨人。让城市各个“葡萄”之间保留适度的“留白”空间, 不要把城市建设成灰色的钢筋水泥森林, 让市民出门能够见绿亲绿, 多一些戏水平台, 建设宜居的绿色健康城市。殷商时期的先民尚且知道城市的发展是个动态的过程天国的女儿, 要认识到城市增长的必然性, 容许其增长, 注重“留白增绿”, 顺应原有的地形地貌、避免“削山造城”“填湖造地”, 以减轻对自然生态的扰动 (20) 。
(四) 建设有里有面的“海绵城市”
殷墟宫殿区内发掘大面积的池苑和纵横交错的排水沟, 以及宫殿区周围的大壕沟, 既防洪消防, 又美化环境, 碰到水涝的时候, 池苑可以自行蓄水, 天旱的时候, 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起到了调节池的作用。殷墟的道路路面均用直径2厘米左右的鹅卵石、碎陶片、小砾石和碎骨头铺成, 使雨水能够顺利的渗透地下, 路侧还有宽1.1米的排水沟, 并且已采用陶土烧制的地下排水管道。雨水经保留、自然过滤和净化后缓慢排入河流和土壤中。当年的殷商先民, 在殷墟建设的就是“海绵城市”的样板。这也是如今解决城市内涝问题的有效途径。尤其是在水资源紧缺的城市, 更应该积极主动推行绿色基础设施理念, 加快“海绵城市”的建设。
注释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著:《殷墟的发现与研究》, 科学出版社, 1994年。
2 (7) (10) 岳洪彬等:《小屯宫殿宗庙区布局初探》,《三代考古》 (二) , 科学出版社, 2006年。
3 韩志用:《学生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第654页, 商务印书馆, 2009年。
4 (5) (14) (16) 张国硕:《夏商时代都城制度研究》,.《郑州大学博士论文》, 2000年。
5 《王城唱晚——中国八大古都的忧伤与宿命》,《互联网文档资源(http://www.360doc.com/content/13/1127/15/81443_332586362.shtml) 》-2015-1-3。
6 夏鼐:《中国文明的起源》, 《文物》1985年第8期。
7 (15) 王进锋:《殷商时期的船运能力有多强》, 《互联网文档资源(http://www.360doc.com/content/15/0211/14/535749_447904483.shtml) 》-2015-6-11。
8 郑若葵:《殷墟“大邑商”族邑布局初探》, 《中原文物》, 1995年第3期。
9 (17) 岳洪彬等:《殷墟都邑布局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三代考古》 (四) , 科学出版社, 2011年。
10 孔德铭:《殷墟都城规划布局及对中国古代城市建设的影响》, 《殷都学刊》2011年第4期。
11 邢箴、冷方兴:《新城市主义视角下的新城空间规划:以上海M9线大学城站地区规划为例》, 《规划师》2006年。
12 王丽娟:《京津冀区域协同解决北京城市病》, 《中国经济时报》2017年3月30日。
13 王慧:《新城市主义的理念与实践、理想与现实》, 《国外城市规划》2002年第6期。
来源:《南方文物》2017年第04期,自考古汇公众号
作者单位:中共安阳市委党校河南安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点击标题阅读往期文章精选

【注意】教育部社科司关于2019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 一般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
【注意】教育部清理1453科研项目: 经费追回!追究责任!3年不得再报!
【论文】李帆 :求真与致用的两全和两难
【论文】王立新:史学论文写作漫谈:如何选题
【论文】徐冲 :两方墓志与三场葬礼:北魏孝文帝迁都的另类风景
【论文】黄彦震:清入关前满洲民族联合过程 与满洲对索伦部的政策
【论文】朱汉民:书院历史变迁与士大夫价值取向
【论文】黄彦震:清代索伦部族群演变溯源
【论文】郭声波:从圈层结构理论看历代政治实体的性质
【论文】侯杨方:清代十八省的形成
【论文】刘祥学:地域形象与中国古代边疆的经略
【论文】许序雅:历史学中的“时间”探究
【论文】周振鹤:中国历史上自然区域、行政区划与文化区域相互关系管窥
【论文】 乌丙安:民俗文化遗产保护中的文化修复与维护
【荐读】听韩茂莉老师聊聊爱情
【大家】韩茂莉 : 我如何教授“中国历史地理”
【论文】王屏:论日本人“中国观”的历史变迁
【论文】现代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发展及其启示
【大家】唐晓峰:踏入历史地理学之路——再论青年侯仁之
【论文】蓝勇:怎样学习中国历史地理学
【论文】牟发松 : 十六国北朝政区演变的背景、特征及趋势略论
【论文】孙竞昊 赵卓|江南史研究的”新“与”旧“:从华南学派的启示谈起
【论文】李鹏:清末民国中国历史地图编绘与民族国家建构
【论文】丁海斌 焦杨:中国古代“由主入辅型陪都”研究
【论文】程妮娜:从“天下”到“大一统” ——边疆朝贡制度的理论依据与思想特征
【论文】段清波:论文化遗产的核心价值
【论文】王永平:唐代长安的庙会与戏场
【论文】王建革:19-20世纪江南田野景观变迁与文化生态
【论文】孙周勇 邵晶:论寨峁梁房址的建造、使用和废弃
【论文】徐建平:清中期以来阿尔泰山地区分界研究
【论文】张萍:地理信息系统(GIS)与中国历史研究
【论文】丝绸之路历史地理信息平台:设计、理念与应用
【原创】丝绸之路历史地理信息系统建设的构想及其价值与意义
【札记】中国古都形态变迁:从"大都无城"到"无邑不城"
【原创】“大都无城”的余绪—对若干春秋都邑的聚落形态分析
【论文】中国中世纪都城系统”的考古学观察——以长安城为中心
【原创】西汉长安都城建设的立体化趋向
【原创】汉长安城对秦都咸阳的继承与创新
【论文】隋唐圜丘三壝形制及燎坛方位探微
【论文】中古华北水资源状况的初步考察
【论文】明清黄河水患与下游地区的生态环境变迁
【论文】论淤灌是中国农田水利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重要阶段
【原创】明代关中地区的水利建设
【论文】论中国历史地理研究年度综述的科学再现性
【笔谈】历史政治地理常用概念标准化举要
【笔谈】“人地时空学”的理论建构和现实思考
【笔谈】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
【笔谈】历史地理研究:如何面对万年世界历史
【笔谈】历史地理研究方法刍议
【论文】历史时期中国疆域伸缩的地理基础
【综论】2014—2015年中国历史地理学研究述评
【原创】周秦汉隋唐之间:都城的选建与超越
【原创】中国历史城市地理学理论建设刍议
【原创】论历史地理学的学科交叉性及其学术价值
【论文】《关学宗传》的内容及其学术价值
【原创】早期丝绸之路跨民族情爱与婚姻
【论文】试析唐五代时期政府的养老政策
【论文】论秦郑国渠的引水方式
【论文】秦始皇直道遗迹的探索
【荐读】量地制邑,度地居民——中国行政区划幅员的历史变迁

全文详见:https://bbs.6596.org/11727.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