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鸥又一个WordPress站点

浏览: 270

二战初期英法两国的战略误判-老唐游记 比较主流的观点是二战初期苏联与德国沆瀣一气瓜分了波兰,殊不知此举从斯大林的角度来说,实在是不得已而


二战初期英法两国的战略误判-老唐游记

比较主流的观点是二战初期苏联与德国沆瀣一气瓜分了波兰,殊不知此举从斯大林的角度来说,实在是不得已而为之的战略选择,也是他对英法两国拒绝和苏联签订三国同盟协议的一个报复措施。而英法两国之所以拒绝斯大林签订三国同盟协议的提议,说到底是英法两想把希特勒这股祸水引向苏联,让苏德两国先拼个筋疲力尽,然后英法两国出来收拾局面,举兵东向蔡卓音,得渔人之利。
英法两国首脑想把希特勒这股祸水引向东方,引向苏联的企图来自他们的战略误判,他们的战略误判又来自于希特勒本人的著作《我的奋斗》。希特勒在这本书里,明确写到德国的同盟国只能是英法,德国必须谋求向苏联,尤其是向波罗的海各国扩张。绝不能够同苏联结盟。不过希特勒在这本书里也写了,外交政策是可以不择手段的极品巫男。外交的任务就是让国家能够繁荣和生存。不幸的是当时的英法领导人只注意了希特勒向东扩张的战略意图而忽视了希特勒在外交政策上,也就是在实现战略意图的手段上,他没有排除任何的可能性。

张伯伦在炫耀和希特勒 达成的协议
当然斯大林清楚地意识到希特勒先向苏联进攻的可能性是一个真实的威胁,除了这个来自西方的威胁,苏联还面临来自东方日本的威胁佘赛花,苏联处于两面作战的不利战略处境。斯大林之所以急于与英法签订三国同盟腹针疗法,就是想借英法的力量辛巴达航海记,警告德国不要轻举妄动。而德国从防御的角度看,也处于两面被夹攻的处境,它的东面强敌是苏联,他的西面强敌是英法,战略处境也不比苏联好多少。但德国显然不担心东西任何一个方向主动向德国进攻,他考虑的是他的优先进攻方向是向东还是向西。
若从地缘角度看,英国的战略位置最好,他只需防守来自欧洲大陆一个方向可能的入侵,而英国与欧洲大陆之间还隔着个英吉利海峡,被称为天然的防坦克壕。这也是英国对德国采取绥靖政策的一个客观基础吧,英国可以确认的一点就是,无论德国向西还是向东入侵,英国本土总不会成为第一个目标的。
1939年4月15日英国驻英大使和苏联人民外交委员也就是外长李维诺夫在莫斯科举行会谈,李维诺夫在第二天就提出了一个正式的建议,主张英法美三国结成相互支援的联合阵线,苏联的建议甚至说,有可能的话还加上波兰。不过这个建议没有得到英国的善意回应于都青年论坛,英法以各种借口拖延到了8月份,鉴于英法的冷漠,苏联断然抛弃了和英法结盟共同抵制希特勒的立场,来了一个180度的大转身,在1939年8月23日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只过了一周,希特勒入侵波兰,之后苏联也从东面攻入波兰,苏德两国按协议瓜分了波兰,取得了两国之间本土之外的战略缓冲区。丘吉尔在其回忆录里叹道“不管怎样,即使在事后看来,英法两国无疑地应该早就接受苏联的建议,宣布成立三国同盟”

贝当和希特勒握手
从苏联当时的建议看,鞠婧袆苏联的三国同盟建议不但能给苏联以安全仙妮亚唐恩,同样也能给英法以安全保障,三国同盟如果成立死亡轮回游戏,德国就真的处于东西两面被夹攻的态势之中了,往东则西面来袭,往西则东面来攻。苏联之所以首先提出此建议,也实在是斯大林认为希特勒首先攻击苏联迫在眉睫;而英法之所以拖延不签,也是基于同样的战略判断,只不过在同样战略判断的基础上,英法与苏联的看法不同之处在于,苏联力求避免这可能变为现实,而英法则乐见希特勒这股祸水冲向苏联。英法打的小算盘是如果签了三国同盟,希特勒就不敢进攻苏联了,他们拖着不签这三国同盟的协议,内心是鼓励希特勒东征的。
斯大林一看集体安全的想法没有可能实现了,撞了南墙,不得不转而求其次,先实现自保。
可怜英法两国首脑,本希望让希特勒剑指苏联,不成想不签那三国同盟的协议的小九九被斯大林识破,斯大林成功地扭转了局势,把希特勒这股祸水引向了西方绿云仙路,争取到了两年多的战争准备时间。
希特勒利用苏联和英美的分歧,成功地实现了他在战争初期声东击西,左右盘带的战术,先向东占领波兰,再向西入侵法国,法国投降后,向西隔海峡与英国空战,武威租房网在英国说来,这是英国独立抵抗德国的时期,但从希特勒的角度,这只不过是他再一次玩弄声东击西的手法,在希特勒把兵力调动到位之后再次挥兵东进,这一次的出发地就是波兰国土内的苏德分区占领的边界线了。
在希特勒左右开弓e络盟官网,分别痛打了英法与苏联之后,英国痛定思痛,谋求与俄国结成军事同盟。
从1936年开始,英法对德国强占莱茵兰林杰妮,吞并奥地利,肢解捷克斯洛伐克都采取了姑息的态度,这都基于一个战略误判,那就是德国在入侵苏联之前是不会入侵英法的,原本他们是想坐山观虎斗的早婚墨未。
相关文章:斯大林与丘吉尔斗智
点击正文前一行的蓝字“老唐游记”可以轻松加关注
经常转发的朋友,情商肯定高

全文详见:https://bbs.6596.org/11473.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