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鸥又一个WordPress站点

浏览: 261

【视频】一首《送别》103年传唱不断,原来作者与泉州还有这样的渊源-笨游 长亭外,古道边。 芳草碧莲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有人说此词一出,世间再没有第二首《送别》了。他的作者叫李叔同,也就是后来的弘一法师。这曲《送别》从美国流传至日本经过李叔同的改编而风行于中国这个春节假期,最让人惊喜和期待的综艺除了今天即将开播的《舌尖3》外非属央视一套的《经典咏流传》了昨日显乳族,在《经典咏流传》的舞台上沙宝亮与中美混血的小朋友欧宁安


【视频】一首《送别》103年传唱不断,原来作者与泉州还有这样的渊源-笨游


长亭外,古道边。
芳草碧莲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有人说此词一出,世间再没有第二首《送别》了。
他的作者叫李叔同,也就是后来的弘一法师。
这曲《送别》从美国流传至日本
经过李叔同的改编而风行于中国
这个春节假期,最让人惊喜和期待的综艺
除了今天即将开播的《舌尖3》外
非属央视一套的《经典咏流传》了
昨日显乳族,在《经典咏流传》的舞台上
沙宝亮与中美混血的小朋友欧宁安娜
中西合璧双语全新演绎《送别》
让103年之前的经典再度活跃于舞台上
也让我们想起了作者李叔同与泉州结下的不解之缘
1918年,杭州虎跑定慧寺正式出家,1942年10月,写下“悲欣交集”四字,圆寂于泉州温陵养老院,终年63岁。在弘一法师出家24年里,最后的14年与闽南的因缘殊胜,推动了近代闽南佛教、闽南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在此期间壶关吧,正是中华民族遭受日本侵略的时期,他在闽南这片热土上,还播撒着爱国爱教的精神。
他的人生传奇如梦,所谓“绚烂之极,归于平淡”。丰子恺曾形容老师:一个活得十分像人的“人”。
美丽而独特的泉州,是弘一法师人生最后的文化驿站单词记忆王。1928年,法师入闽以来,与泉州因缘尤深,那么他都住过哪些寺院,留下哪些故事?惠安净峰寺菊花小院 亲手开凿惠安半岛的海风徐徐向净峰的山腰吹来,山中怪石林立,古柏苍苍,净峰寺已然矗立千年,石级蜿蜒向上伸展,观音殿、李仙祠、文昌祠、三宝殿被一一串起。净峰寺里,弘一大师的旧居被保存完好,红砖地、石头墙,10平方米开外的卧室里,颓墙和斑驳的桌椅、无漆无画的木板床,大师曾在此静坐念佛、闭门研读。屋内的右侧有个偏门,门外是大师亲手开凿建造的小院,三五平方米的小院就在岩崖边上,院里种着他日日照看的菊花。“最终,弘一法师只在这里住了6个月零10天。”站在净峰寺的寺门前,85岁的军休干部陈炎兴觉得有些遗憾,“我从未见过大师,1982年时曾受命创建净峰寺‘弘一法师纪念室’,翁其钊当时,我找遍净峰寺的旧人,还原了大师当年的日常”。“1935年,大师初到时,村里有个11岁的男孩叫邱文珍,母亲早丧,每天都到寺庙里祈福,大师看他活泼,就让他来做服侍童子。”1982年,陈炎兴多次去到邱文珍的家中。“每日清晨童子为大师送去洗脸的井水,大师都会亲自将井水用麻袋过滤,因为大师不杀生,要过滤掉水中的生物。”当时还健在的邱文珍向陈炎兴描绘道。让邱文珍印象最深的是,弘一大师“过午不食”,大师的高徒丰子恺、夏丏尊等人为了让大师营养能跟上,经常从外地寄来菜心、冬笋、香菇,彩印袋但无一例外,大师会让邱文珍将包裹退回,“而他每日的菜单,都是花生油炒盐、咸萝卜、白菜,特别是豆腐,大师爱吃。”当时的净峰寺内,除了住持传贯师傅和弘一法师,村民邱谦才一家也生活在此,大师的饮食也由他操办。“在邱谦才的组织下,村民们聚集在寺庙里玩闹,就连三宝殿、李仙祠的门板都被卸了拿去搭戏台。”白日嘈杂,夜半曲声阵阵,大师再无法静养念佛。面对此,大师去意已生。1935年10月22日的清晨,秋风正起,一匹老马驮着满载的经书,大师粗衣芒鞋、风尘仆仆,净峰寺留不住大师。(泉州85岁军休干部陈炎兴回忆)永春蓬壶普济寺家有书画 法师亲赠蓬壶五班山间,普济寺就在静谧的山林里,1939年2月28日,弘一法师来此,长住近19个月,但此刻,庄严的普济寺大殿里难寻到大师曾经在此的痕迹。“我们正在收集大师在这里更多的事迹,筹划着要建个纪念室。”来普济寺不到5个月的贤启师傅说。寺里虽然难觅大师痕迹,但山下村民的心里却一直住着大师。村里74岁退休的林文管虽然未曾见过大师,但他与大师却有着很深的因缘。“当年大师来到普济寺,县里的大小官员不时上门来拜访,为了清静,大师躲到后寺去。当时,后寺里,与他父亲一起静修多日。”林文管的父亲是当时寺里住持性愿法师的弟子,法号“觉还居士”,“父亲在这里诵经写书法,弘一法师看他是可塑之才,传教他书法,也教天文地理”。文管年少时,父亲偶尔会提及这段经历。两人一起在后寺里清修了18个月。文管的哥哥有幸见过大师。“大师离开普济寺后,给父亲留下了很多的手稿。记得小时候,家里大师的墨宝用宣纸写的被父亲装订成厚厚的一本,还有很多其他单品。”林文管回忆当时,大师留给的墨宝,多年后被父亲转赠他人,唯独留下了一幅大师写的“犹如莲花不着水,亦如日月不住空”字画,上头还写有父亲的法号“觉还居士留恋”,并落着弘一大师笔名“沙门一音”和印章。父亲过世后,这幅字由林文管的哥哥保存,后又将字转给了他,“这幅字里有父亲的法号,是弘一法师亲赠的,是我们的传家宝。” (泉州74岁退休老干部林文管回忆)泉州开元寺尊胜院主居此地 圈点经书“此地古称佛国,满街都是圣人”,这是高挂在开元寺山门天王殿殿柱上的一副楹联,彰显着泉州古城的不同韵味。对联由南宋大理学家朱熹所撰,弘一法师专门书写。开元寺首座法一法师说,在泉州开元寺西侧的尊胜院是弘一法师主要的居住场所之一。法师居住泉州开元寺期间,圈点钞记,历时三年整理完南山宗律,完成《南山五部》善本张戴维微博,因此被称为“重兴南山律宗第十一代祖师”。法师还曾经用朱砂和自己的鲜血混合,写就血经。长卷就保存在藏经阁内,成为开元寺的重要珍藏。上世纪40年代,日军飞机轰炸到藏经阁前,法师就搬到开元寺外的温陵养老院静养。尊胜院曾一直作为弘一法师纪念馆所在地,直到1999年搬到了大雄宝殿东侧,与东塔相望。2012年,开元寺投入大量资金重新改造扩建弘一法师纪念馆。如今走进纪念馆剑气焚天,可见重达一吨多的汉白玉石——弘一法师塑像,就矗立在如茵草地上。纪念馆内还有其大量资料、图片、手迹。泉州承天寺月台别院弘法赠字 化身在此穿过承天寺山门,南面墙壁上有弘一大师书写的禅悟,这是后人根据他笔记复制上去的。泉州市佛教协会副会长吴松柏介绍,闽南寺庙为大师真正亲笔题字的不是很多。上世纪30年代,大师在承天寺月台别院居住,很多人专程来求字。月台别院早年被拆毁涡阳县教育局,2010年泉州承天寺建寺1050周年庆典活动时,承天寺按原有样子复建开放,面积百来平方米。吴松柏说,月台别院开放时,特别定制大师的蜡像,蜡像所穿的僧袍,也是找了好久,最后从一位简朴修行的僧人那里找到的家和万事成。1942年九月初四大师圆寂,次年《弘一法师生西纪念刊》发行,有文章提到了荼毗(僧人火化)盛典。文章说,普通人往生,人们避之不及,而大师荼毗第二天清早,许多人围来捡舍利,共捡到1500多颗。铜佛寺弘法之处 题写门匾在泉州中心市区百源路和九一街交会处的铜佛寺,每日到此下棋、礼佛、帮忙打扫卫生的市民信徒,依然如故,铜佛寺的真观姑介绍:“这匾就是弘一法师亲题的,还有对联也来自大师的手笔。”始建于明朝的铜佛寺,在1941年冬天和1942年3月,弘一法师两度挂锡弘法,并题写了“铜佛古寺”的匾,挂在现在寺内第一进落的后门上方,没有特别提醒,很多人都不会注意到;当时还题写了“教门千百喻如焚冈 佛道本源其唯戒光”的对联可爱巧虎岛。“我是1980年后到寺里的,刚刚经历浩劫要重建一吻巴黎,很多都丢失了。”真观姑说,寺里留下的几副刻在石柱上的对联,成了最悠久的见证。小山丛竹圆寂之处 仍有传说在泉州北门模范巷的泉州市第三医院内,可以找到一块“小山丛竹”牌坊,边上有一石碑,标明此处在1983年1月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很多人知道,弘一法师在1942年10月13日圆寂于泉州小山丛竹晚晴室,但是却少有人知此处的具体位置狛枝。“这是晚晴室,停车场原来是个大池塘,后面还有一座小山,上面种竹。”挂着“项目办”牌子的房内工作人员说。小山丛竹本是书院,始建于南宋,1925年辟为温陵养老院,十年后的1935年弘一大师两次短盖丽丽老公住,并补题过化亭匾额。晚晴室在过化亭西侧,跟仅存的“小山丛竹”牌坊相邻而居。保安大叔指着三间厢房说,正中一间曾是佛堂,右边是柴房,左边就是卧室,弘一法师的圆寂之处。清源山清源山上的清源洞、南台岩、赐恩岩、弥陀岩等地方,都留有弘一法师的墨宝和传说。据说,1929年初春,弘一法师曾经在清源洞住了30多天,白天就到各岩寺游历、交流、题字,晚上栖身清源洞。雪峰寺南安康美镇杨梅山中,始建于唐末,为闽南名刹之一。弘一法师两度在此过春节,并与太虚法师在此为《三宝歌》谱曲,1984年为纪念弘一法师,建有“晚晴亭”。草庵寺晋江市罗山镇苏内村的草庵,是我国唯一完整的摩尼教遗迹。1933年、1935年、1937年,弘一法师三次前往草庵,在草庵弘法、度岁,为草庵写下了一副冠头联:“草藉不除,便觉眼前生意满;庵门常掩,毋忘世上苦人多。”还有一副关于草庵摩尼光佛石像的传说和龙泉书院历史的楹联:“石壁光明,相传为文佛现影;史乘载记,于此有名贤读书。”安海澄渟院弘一法师在安海澄渟院住了一个月,大师题的门匾“澄渟院”三字及楹联“如来境界无有边际,普贤身相犹如虚空”至今仍保留着。晋江福林寺晋江龙湖檀林村福林寺,弘一法师过世之前,曾在这里先后呆了10个月又20日之久。弘一法师住在后殿二楼一座简陋而干净的小木屋。他为这间禅房取名为“尊瞻斋”,他的《律钞宗要随讲别录》《晚晴集》《药师经析疑》便是在这里完成的。南安灵应寺南安市洪梅镇六都的灵应寺,弘一法师曾在此住了半年多,闭门著述,研究佛理,在寺中写下一些佳联:“即今休去便休去,若欲了时无了时”、“净地何须扫,空门不用关”、“念佛不忘救国,救国必须念佛”等。弘一法师还亲撰“唐神僧灵应祖师现化记”,刻于真身塔。
内容源自泉州市旅游局

全文详见:https://bbs.6596.org/13788.html

TOP